津都郡城是唐帝國國都宜城的東門戶,丟了這個東門戶,宜城直接直面大秦帝國的武力威脅,唐王吉利必定會不惜代價奪回來,一場漫長的消耗戰在所難免,因此,龐大的後勤運輸隊裡,有大半是裝載了水泥的車輛,衛大衙內不僅要把津都郡城的城防加固到極致,也要把榔縣城和梅縣城的城防工事加固N倍。
榔縣城在津都郡城和梅縣城的後面,如今已經變成了重要的後勤中轉站,絕對不可以丟失,津都郡城和梅縣城則把榔縣城牢牢的守護住,而且兩城互為犄角,無論唐軍攻打哪座城池,必受其中一城的牽制,最起碼得分出一部份兵力牽制其中一城,方能安心進攻一城。
津都郡城城牆高厚結實,梅縣只是一座小城,平時就就沒駐過兵,巫悠、田策等都算準了唐兵若反撲,必攻梅縣。
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
第423章 巾幗英雌
因為梅縣城小牆低,防禦能力弱,唐軍若反撲,必先攻梅縣城,因此,從國內運來的水泥大半是優先運到梅縣城,再緊急徵召當地大量的青壯,擴充修築城牆。擴充,即是在舊縣城的基礎上再圍建一座新城,如此便變成了城中之城,雙層防禦城牆。內城的城牆必須比外城高,即便唐軍攻佔了外牆,要攻克內城也非常吃力,而且,內城牆除了重新加固,連搭建不少座炮臺,架設除去雙輪,安設固定底座,但可旋轉的雷霆炮,可直接轟擊敵軍的雲梯等重型攻城器械,防禦能力最大限度的得到提升。
人手和材料都不是問題,有了水泥,什麼石頭都能用上,這建築的速度自然快得嚇人,唯一費時的是新城的城基,得挖很深,然後傾倒攪拌好的水泥,再把一塊塊的大青石板鋪上去,一層層的壘疊起來,若不是鐵礦開採不易,冶煉鋼材麻煩費時,衛大衙內還真想搗鼓出鋼筋混凝土的城牆。
梅縣城駐有鳳凰軍團的一萬將士,另在當地緊急徵召了一萬新兵進行短暫訓練,秦兵的待遇比唐兵的待遇要好得多,哪怕陣亡了,家屬也能領到一筆頗為可觀的撫卹金,因此,那些原唐帝國的百姓不僅沒有不滿,相反踴躍報名參軍入伍。
衛大衙內早選定了鎮守梅縣城的主將人選,原虎豹鐵騎統領卓風行調任中央軍團副統帥,隨後被調往平塘險關協助夏侯復鎮守這座重要的城池,夏侯衡則取代了他的位置,直至這一刻才有機會重新獨掌一軍。
衛大衙內仍然看好卓行風的能力,他雖為夏侯復的副手,但經過這二三年的磨鍊,相信應該已經成長起來,足以獨擋一面,所以才把這個重任交付與他。
衛大衙內在拼命的提升津都、梅縣和榔縣三城的城防,而此時,唐廷一片混亂,各方勢力在噴口水互掐,帝國危急存亡的一刻,他們仍忙著打擊政敵。
“都閉嘴!”
表情獰猛,眼睛發紅象野獸的唐王吉利發颯了,若是平時,他是很樂意看著幾方人掐架,這本就是制衡的帝王術之一,但現在是非常時期,他是希望各方精誠團結,共御外敵。
他沒有想到寄予厚望的韓瑞會敗得這麼快,敗得這麼慘,十萬大軍一下就被洪水給捲走了,也沒有想到津都郡城會丟得這麼快,一下子全打亂了所有的部署。
津都郡城是帝都的東門戶,失去了這道屏障,帝都宜城直接受到秦軍鐵騎的威脅,因此,收復津都郡城刻不容緩。至於韓瑞和皮孝賢的罪責,留待以後再處理吧。
韓瑞的事,據逃回來的小太監稟報,元監軍是要求大軍進城駐營,但韓瑞不聽,非要堅持在城外駐營,結果全軍覆沒,元監軍欲收攏殘兵,結果被那些不聽號令的殘兵殺害。
而皮孝賢的罪責更大,欲獻城投降秦軍,忠於大王的將官堅決反對,於是發生火拼,秦軍乘亂破城,所以,丟失津都城的主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