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授的重點的數理化知識和動手能力,而文科是以識字為目的的,並不強制教育儒家經典,由此而引起的白話文運動興起,這場運動還有其同時期天啟帝親自編校的規範簡體字被一些南方士林抵制,並且譏笑為賤民教育的粗俗沒文化的象徵,比如白話文被稱為文盲文,簡體字被稱為殘體字。
一些文人不願意與時俱進仍然用文言文記述一些歷史,比如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
這部口述的歷史講訴了天啟年中後期的重臣左光斗,和他弟子史可法在詔獄的逸事。
左光斗左忠毅公,字遺直,一字共之,號浮丘。別名左遺直、左共之、左浮丘。明桐城人(今樅陽縣橫埠鎮人),其父左出穎遷家於桐城縣城(今桐城市區啖椒堂),穎生九子,光鬥排行第五。和左文襄公左冷禪是同族堂兄弟,世人稱“二左”。
在東林黨裡面不全是會打嘴炮的,左光斗雖然在移宮案裡最為積極,但也是個能做事。天啟元年(1621年)領直隸屯田事,上“足餉無過屯田,屯田無過水利疏”淮行,奉委通判盧象觀,主持水利。
他曾經指出:北方農業落後其弊在水利不修,當朝廷任命他負責屯田事務,他便提出了著名的因天時、地利、人情和疏浚溝渠、開設塘陂、修築堤壩、鼓勵軍民屯墾的“三因十四議”,並迅速付諸實施,並將南方良種水稻引入北方,“北人始知其稻”。從而大大促進了北方的農業發展。後任左僉都御史。
後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失敗的任命,一個實幹的官員派他去幹專門噴人的官,朝堂上會噴人的還少嗎?
天啟四年(1624)六月,左副都御史楊漣寫就上疏,彈劾東廠提督太監魏忠賢二十四大罪。左光斗等七十餘人大力支援他,草奏彈劾忠賢等三十二斬罪,但朱由校皆不理會。
於是乎當時還沒有被楚大公知魂穿的魏忠賢在朱由校的授意下(史書上說是朱由校不識字,魏老太監矯詔),訓斥吏部尚書**星結黨營私,批評楊漣、左光斗、高攀龍等人。至這些人都心灰意冷,辭職回家。並使用無賴的方法,每天派人在內閣大臣也是東林黨人葉向高的府邸大吵大鬧,迫使葉向高也辭職回家。(不要對流氓出身的魏老太監有什麼過多的期望)兩天後,另一位內閣大臣韓曠也辭職。魏忠賢讓自己的爪牙顧秉謙進入內閣,至此內閣淪陷,為閹黨掌握。
魏忠賢是記仇的,事後還不滿足,開始了對東林黨的打擊報復,把,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等六人抓起來準備出氣。
誰知氣還沒出,人就被魂穿了,接管魏老太監身體的楚大公知到底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水平和老太監不是一個檔次,停止了打擊報復,不去理睬東林黨的上躥下跳。
本來那時候有一個燕大俠每天都來監獄裡給六君子打氣,帶走左光斗等人的遺書和詩詞,順便把這些人在廠獄裡的慘狀記錄下來,六君子自知死定了也滿懷悲憤做起了硬骨頭,準備名垂千古。
但是,可惡的閹賊竟然讓他們沒死成,閹黨沒空管他們,鬧了一陣子沒看到預想的效果,東林黨也漸漸不去管他們了,那個燕大俠從此消失無蹤,只剩下一幫硬骨頭在監獄裡苦熬。
沒有計程車林的關注,百姓的呼聲,君子們感到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尼瑪這是要讓我們把牢底坐穿的節奏啊,不過還好,至少這裡是管飯的。
《左忠毅公逸事》是這樣記載的: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reads;。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