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形成了南船政、北江南的造艦業佈局。江南製造局的締造者李鴻章,儘管後來走馬直隸,但是透過門生故舊等關係,對黃浦江畔的機器局始終保持著一定影響,江南製造的軍火也是當時淮軍重要的裝備來源。另外一方面,透過與沈葆楨的密切合作,李鴻章也在影響著閩江之畔的福建船政。因為這層特殊的關係,使得江南製造局與福建船政,在你追我趕的競爭關係之外,又別有一段特殊的關聯。
1871年4月末,船政吹響了向建造大型軍艦進軍的號角,嘗試將生產領域從炮艦向巡洋艦級別躍進。根據代理船政大臣夏獻綸的指示,洋員日意格從法國獲取了兩型巡洋艦方案,一種規模較大,配有火炮21門,另一種稍小,只有13門火炮,兩型軍艦的火炮佈局方式則基本屬於船旁列炮法。經過經費、建造週期等方面的通盤考慮,福建船政最終選取了裝備13門火炮的方案,模仿建造,即著名的二等巡洋艦“揚武”號。相對耗資較大,養船經費也較高的21門炮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