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個倔強的丫頭!
他承認,有些習慣他也改得痛苦。但是習慣能養成,自然也能抹去。
「有本上奏,無本退朝。」大監尖細的聲音響起。
「臣,有本啟奏。」出列的是禮部尚書,「稟陛下,禮部接內閣訊息,知陛下欲擇皇夫,故攜司天鑒擇了以下兩個良辰,分別是今歲臘月初十,來年二月十八,皆為上上吉日。然考慮陛下大婚,諸事繁瑣,建議來年二月十八更佳,以此有更多時間籌備。」
殷夜未曾言語,只以目示意大監。
「繼續上奏——」
群臣餘光往來掃過,這隻奏無應,卻是第一遭。然殿上君主下了旨意,他們便也只好按意行事。
「臣有本奏!」出列的是丞相府長史慕容麓,「皇夫人選初定四人,謝晗,衛章,裴庭、佘霜壬。」說著,將奏摺奉上。
謝晗自不必說,衛章是英國公慕容封的外甥,裴庭是魯國公裴莊英的遠侄子,而佘霜壬雖未入諸官耳,此番卻是由昭平長公主推薦,如此後三者身份也皆夠。
自然,朝上諸人,或是世家高官,或是隆北親貴,皆知曉,謝世子當是內定的皇夫,其他三人不過走個形式罷了。
女帝接了奏章,連看也沒看,只置於一旁,仍朝大監示意。
於是,殿下繼續啟奏。
這番倒與立皇夫無甚關係。出列的是工部尚書,上奏伽恩塔無法在年底按時竣工,望陛下寬限時日,以備其材料。
殷夜終於有了反應,「為何?」
「回陛下,最後一筆銀兩尚未到位。」工部尚書餘光盯在戶部尚書身上。
「缺多少?」殷夜問。
「回陛下,伽恩塔剩餘蓋頂工程,粗估需要兩百萬兩。」工部尚書繼續道。
「國庫連兩百萬兩都沒有?」這話問的是戶部。
戶部尚書衛朗出列,拱手道,「回陛下,兩百萬兩自是有的,只是一時拿不了,待明年開春,上交了賦稅,便可以撥過去。」
話畢,他將備好的奏摺呈上,上頭詳細羅列著下半年各項預備出帳。
俸祿發放計八百萬兩。
邊關糧草、兵器、棉服計三百萬兩。
西北天災常備款,計二百萬兩。
天子大婚,計四百萬兩。
……
殷夜番開閱過,片刻道,「戶部工作嚴整,規劃的倒是僅僅有條。」
「謝陛下誇讚。」戶部尚書垂首道。
「朕問你,可有其他法子充實國庫?」
戶部尚書略一思索,「如此,可增加賦稅。」
「陛下初登大寶之時,尚且減徭,近兩年稍有增加,亦是如當時持平。如今又增收徭役,此舉此不是讓百姓寒心?」禮部尚書殷堂出列阻言道。
「殷尚書所言甚是!」英國公慕容封亦出列道,「回陛下,但臣以為衛尚書所言並非不可實行。只是可稍作調整。」
慕容封餘光掃過衛朗,繼續道,「如今示下,可待明年春天實行。如此一則可給百姓緩衝的時辰,百姓感念君上通情,定不會有所怨言。二則百姓定會在此間加倍勞作,提高生產,以報君恩。如此乃雙贏之舉。」
謝清平聞此語,已經寒了面色,即便是推至明年春天,根本上還是增收徭役。此舉苦百姓身而敗君主名。遂正要開口,卻先聽到了殷夜之語,「除此之外,戶部可有其他法子?」
殿下,一時寂寂無聲。
「臣無能!」衛朗躬身道,「望陛下恕罪。」
「臣有一言!」出列者乃戶部左侍郎殷素,「臣認為,陛下建造伽恩塔乃是為了供奉當年出征羌族戰死沙場的戰士,自然未來以身殉國者皆可入內,故此為長久計,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