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離任和那本書,風靡全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絕大多數國民不再將自己視為高高在上的總理,而是一個和他們一樣的公民,這或許正是司馬一直以來所期待的。
“呵呵,”
望著車窗外月臺上激動的人群,司馬頗為無奈的笑了笑,幾個小時前,列車進入火車輪渡前,自己在火車上的訊息就已經傳來,顯然上海民眾已經從報告或其它渠道得到自己將“造訪”上海的訊息。
“先生 ,我們希望您能暫時迴避迎接的人群
陳強有些不安的望著先生,車站外迎接的人實在太多,人群萬分過於混雜,而隨車的特工僅只有不過舊人,而且有四人在貨運車廂看車,在這種場合保證先生的安全有一定的困難,在先生身邊的每一名安全特工,都明自他們所保護並不僅僅只是先生,他們所保護的是這個共和國的希望,一但,或許那時這個共和國很有可能將四分五裂、戰火重燃。
正朝車廂外走去的司馬拍了拍陳強的肩膀。
“陳隊長,請相信我們的人民!”
司馬並未停下自己的腳步,實際上這種相信更多的是源於身上的防彈衣,對於自己在去職之後可以享受到這種崇拜,司馬的內心中甚至於有些自得,人們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這時候自己一定要好好的與他們親近一些。
望著將走出車廂的總理,陳強並沒有阻攔,在先生身邊呆長了,大都知道先生的性格,當他決定之後,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他的念頭,除非現在自己接受確切的二級以上安全警報。
轉向於歡迎人群中的上海市市長王雲亭,此時顯得有些忐忑不安,作為上海市長,自己根本不需要前來迎接總理、省長之類的“上層官員”的到來,自己不需要向他們負責。而只需向民眾負責,而且根據法律地方官員亦沒有迎來送往的義務。
但問題就在這,來的不是上層官員。而是一位“普通”公民,值得所有國人尊重的公民,於公自己可以不來,於私自己一定要來!更何況在內心深處,王雲亭異常佩服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將人民放於心間。的公民,更何況這可能會對自己參選江蘇省長將有所幫助,即便是沒有任何幫助,王雲亭都會為自己能夠親自迎接先生而感到驕傲。
之所以忐忑不安的原因非常簡單,是因為那些該死的記者,作為一種傳統的文人,王雲亭一直很難妥善處理與報界的關係,尤其是和記者之間的關係,和報界關係緊張是王雲亭自認為自己最敗的地方。或許明天、也可能是今晚,他們會用異常犀利的文字諷刺自己是在“迎逢拍馬。”但如果自己不來,他們或許又會在報紙上形容“在這個公民面前。幾乎每一位共和國官員都倍覺自慚形穢
“該死的挖糞工!”
王雲亭在心中咒罵著那些記者,不過此時那些記者顯然沒有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他們將所有的相機鏡頭都對準了火車車廂,等著那位值得每一位公民發自內心去敬重的普通公民的到來。
拿著相機的祝蘭卿翹著腳尖,高舉著自己的相機,今天終於可以見到他了。
“新聞記者的作用,就是一群鳴鐘者,因為他們在向整個社會敲響警鐘!”
幾乎每一位記者對這位前總理的尊敬都是發自內心的,同時多著一種異樣的感覺,因為這位前總理,從來不會忽視報界的監督作用,甚至是不斷鼓勵他們,報紙上的揭露類報道從來都被他視為“這是人民在用筆尖對政府敲響警鐘即便是面對來自報界的批評時,他也表現出其它人所沒有的豁達,將批評者視為朋友,將來自己民間的批評視為“時政薦以及他個人最有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