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確已經被小七左右了。
康熙面色變了又變,太皇太后卻看得舒心不已。她心中想著,自己看中的孫兒就是與眾不同,看!玄燁已經體會到哀家的這番話了。
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康熙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只聽他對太皇太后承諾道:“皇瑪嬤放心,孫兒定以大清江山為重,不會重蹈先人的後轍。”
老太太聽了自家孫兒的話,被病痛折磨的憔悴面容剎那間煥發起來,只聽她欣慰的說道:“這就對了,這才是皇瑪嬤的好孫兒。玄燁啊!你要時刻記得平衡後1宮,雨露均霑啊!”
康熙聽到這話只是點了點頭,輕輕的但十分慎重的‘嗯’了一聲。
……
太皇太后這次清醒算是比較長時間的,自打這次以後,老太太基本上就沒再這麼精神過,太醫院的太醫們也給康熙下了‘病危通知書’,康熙感懷早些年自己剛登基時自家皇瑪嬤的種種照念,更是晝夜不離左右,親奉湯藥,還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
可惜自然規律沒法打破,太皇太后還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這天走完了她人生的旅途,享年七十五歲。
太皇太后臨終的時候小七也在場,老太太只握著康熙的手囑咐了兩件事,一件就是囑咐康熙不要把她的梓宮安置到太宗皇帝皇太極的陵寢,另一件卻只籠統的說了一句勿蹈先祖的後塵。
小七當時並不明白太皇太后為什麼在說第二件事的時候看了她一眼,但她敏感的察覺到這一眼真的讓她心驚膽跳。
不過當時的情形容不得小七深思,因為太皇太后閤眼長眠之後,整個皇宮都沉浸在一股悲傷的氛圍中,大哭聲長響不止……
太皇太后的後事並沒有辦的十分隆重,她的梓宮只在宮中停放了十七天,甚至最重要的尊溢都旋上旋停,最終不了了之。
因為太皇太后去世的日子正是年尾,所以康熙二十七年的新年過的冷冷悽悽,康熙也沒什麼心情玩鬧,每日不是在乾清宮處理政事就是偶爾召見一下成年的阿哥或是王公大臣,就連小十三和小十四這對康熙最喜愛的兒子,他也有很久不曾來坤寧宮看過了。
小七對康熙敏感的變化並沒什麼反應,要說她本就對感情的事不太擅長,康熙態度的轉變小七還以為是由於太皇太后去世的原因,直到守孝期滿後的第一天康熙跑去臨幸了德妃的時候,小七才一下子反應過來。
小七因為昨夜哄三個小傢伙入睡而休息的比平常晚了一些,所以一大早到了該起的時候她卻並沒如往常一樣自然清醒。
反倒是在金嬤嬤的呼喚聲中,小七才迷迷糊糊的清醒過來。只見尚且迷糊中的小七哼唧著直往被子裡鑽,瞧那樣子顯然是要耍賴懶床呢。
要擱以往,沒準問春等人就放過小七一次,由著她再睡一會後在掐點叫她了,可今天金嬤嬤卻不屈不撓的連聲叫著:“娘娘,娘娘。”
小七被這‘娘娘、娘娘’的叫聲吵得夠嗆,氣的騰地一下坐了起來,眼都不睜就低吼道:“哎呀,叫魂吶這是!”
金嬤嬤伺候小七這麼久,自然知道自家主子起床氣的毛病,她今兒個有重要的事稟報,也就沒管小七這茬,接過一邊問春遞的溼布巾,直接上前擦在了小七的臉上。
溼乎乎的布巾敷在臉上,小七不醒也得醒了。她無奈的睜開眼怨念的看了一眼金嬤嬤,心想著咱的脾氣太好了,瞧嬤嬤壓根就不怕咱。
哪知金嬤嬤見小七清醒後,一開口就說道:“娘娘,昨兒個夜裡皇上臨幸德妃了。”
聽了這句話小七直接懵了。她眼睛剎那間睜得大大的,小嘴微張著,磕磕巴巴的重複道:“什、什麼?誰、誰、誰寵幸誰了?”
金嬤嬤擺著一份苦瓜臉說道:“皇上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