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郁不得志的科班導演,現在成為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導演,受益匪淺。
即便《萬萬沒想到》只是一部網路劇,但圈內的人還是能夠透過拍攝手法、講故事、安排剪輯、調教演員等細節看出趙小剛的導演功底。
《萬萬沒想到》15集全部播完的第二天,立即就有影視公司派人和趙小剛接觸,想要把趙小剛給挖走,紛紛開出了高價,兩倍或者三倍於趙星馳給予的待遇。但是,趙小剛都不為所動,也沒有把這事宣揚出來。
還是那些和趙小剛接觸了的公司施展離間之計,在媒體面前高調讚揚趙小剛,並且透露出己方想要挖掘趙小剛的意思,趙星馳這才知道了這些事情,不由得大是感動。
娛樂圈,趙小剛這種堅持合約精神的藝人已經不多了。
多少明星大腕根本就不把合約當回事,只要價格高到動心的地步,這些人都是毫不猶豫的撕毀合約。
沒得說,加工資。
至於星辰傳媒的受益,其實和趙星馳是連在一起的。
不過,名氣大增以及兩千多萬營收的結果,是趙星馳果斷的把星辰傳媒遷移到了魔都。
連帶著,另有一家原本註冊在京城的影視公司在同一天遷移到了魔都,悄無聲息的和星辰傳媒進行了合併。
這家註冊在京城的影視公司名叫“紅星影業投資公司”,創辦人之一是京城權貴子弟葉衛紅。
整個紅星影業,股東有四個,葉衛紅是大股東,佔51%的股份,小股東三個,一個是莫離、一個是周元亨,一個是彭國宏,全部是趙星馳在京城認識的人。
按照之前和葉衛紅四人的協議,一起合作進軍娛樂圈,然後兩家公司合併。
葉衛紅需要趙星馳的才華,趙星馳需要葉衛紅等人的人脈,所以雙方是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現在,《萬萬沒想到》火爆整個華夏,又給星辰傳媒創收兩千多萬,趙星馳的底氣變得更足了。
葉衛紅等人在見到《萬萬沒想到》的成績之後,立即就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樣,對於和趙星馳的合作變得信心大增。
於是,兩家公司合併的事情就這樣順理成章了。
合併之後,成立一家傳媒公司,名字改為“紅星傳媒集團”,註冊資本五千萬,趙星馳佔51%的股份,葉衛紅、莫離、周元亨、彭國宏四人共佔49%的股份。紅星傳媒集團下設德蘭廣告公司、星辰文化經濟公司、星辰音樂公司、紅星影業投資公司、衛星電影發行公司、衛星電影國際發行公司六個子公司。
其中,德蘭廣告公司和紅星影業投資是之前就有的,原班人馬。
星辰文化經濟公司、星辰音樂公司、衛星電影發行公司、衛星電影國際發行公司這四個子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由於處在草創階段,所以公司構架目前還是一片空白,但趙星馳和葉衛紅都信心滿滿,所以共同決定先把架子拉起來再說。
德蘭廣告公司專營廣告方面的業務;紅星影業投資負責投資影視劇的投資和製作。
星辰文化經濟公司,這是經營藝人的一個子公司,負責藝人的包裝和運作。
星辰音樂公司,聽名字就知道是搞音樂這一塊的。在趙星馳和葉衛紅的方案中,這家音樂公司主要經營歌手以及藝人的唱片約。實際上,現在娛樂圈的大趨勢是藝人無界限,橫跨多棲,所以這家音樂公司最多也就是專營歌手的唱片約、歌曲的版權運作這些方面。
衛星電影發行公司,專門負責公司電影的國內發行工作。
衛星電影國際發行公司,專門負責公司電影的海外發行工作。
在發行這個問題上,趙星馳所知不多,而且也沒有人脈,所以通通交給了葉衛紅去負責牽線搭橋。
5月20號,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