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附骨之疽,可一旦失去了夜幕,韓國也就忘了。
大將軍姬無夜固然貪戀權勢,甚至妄圖篡逆,血衣侯白亦非擁兵自重,戮殺民女,但失去了這兩位在兵法和武藝上稱得上當世名將的二人的韓國,僅憑沒有任何領兵經驗的衛莊和同樣沒有治軍、治國經驗的張良,又能抵擋得住周邊列國的侵吞麼?
恐怕還沒等到韓非成功變法,光是因為失去夜幕壓制而四處作亂的蟲豸便足以讓韓國從內部消亡了。
當然,更大的可能性是,韓非和衛莊等人連夜幕也鬥不過。
“韓非知道這條路也許是一條死路……”
韓非的話還未說完,便被嬴政粗暴地打斷:“那先生為何還要留在韓國?沒有人會重用你,沒有人會期待你成功變法!”
嬴政十分不解,為什麼韓非要這麼固執地堅守在韓國這個毫無希望的國家。
古來各國公子在他國出仕的例子並不少,例如昔日在秦國出仕的魏國公子魏章,與張儀一同主持了丹陽之戰,奪取漢中六百里之地,斬首八萬楚軍,俘虜楚軍主將屈丐在內的楚國名將六十餘人,一戰打殘了楚國。
而作為戰國四公子的孟嘗君更狠,身為齊國王室子弟,齊泯王的堂兄弟,因為不滿齊泯王削減他從父親那裡傳承來的滔天相權,因而與齊泯王鬥爭,在失敗被趕出齊國後擔任魏相,發兵聯合燕、趙攻齊,致使了五國攻齊的慘案。
所以,戰國一世,本國公子出仕別國並不稀奇。
“享受著國家贈予的財富和地位,就必須擔起國家存亡的責任。”秋風帶著蕭瑟的氣息吹過庭院,掠過涼亭,捲起院落之中漸漸泛黃的樹葉,落在韓非的肩頭。韓非撿起一邊落在自己肩頭的黃葉,面對著嬴政的不解輕笑出聲,“百姓需要一個能讓他們衣食無憂的國家,這個國家可以叫韓國,也可以叫秦國,但公子只能是一個國家的公子。”
沒有等待嬴政和張機的回應,韓非便轉身走出了涼亭。
經過嬴政和張機的身邊時,二人能聽見韓非似若有若無地低喃著。
“作為韓非子,我知道天下人需要的是什麼。”
“可作為韓國公子,我仍舊不知道韓國需要的是什麼。”
纖瘦的身影在飄零著落葉的秋風中顯得格外孤寂,與選擇結伴而行的嬴政和張機不同,他選擇了獨自前行,只是這條路,註定是一條死路。
(2113字)
頭疼,本來今天狀態挺好的。雖然忙碌了一天,但下午僅僅用一個小時就碼了兩千字出來,可卻得到了一個不好的訊息。
傻乎乎的女票不是學財會的卻幹了財會的職位,然後這個剛入職什麼也不懂也沒去深入瞭解這些風險的職場小白,就被領導傻乎乎地忽悠去透過走個人賬戶收款的方法來幫公司避稅……被我思想教育了幾個小時腦子才反應過來……真的是……差點就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