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有的沒的就大吃大喝一頓的作風,在三十年後是被嚴令禁止的,但此時偏偏是這種風氣剛剛興起的時候,人永遠跟著環境在變,張逸夫不適應也得適應,不想喝也得喝。
唯一讓人傷神的是,每次這麼喝完,牛家父子都互相攙扶,或者說是被其他人攙扶回家了,八成家裡還會有個辦公室科長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張逸夫的結局永遠都是一個人躺在宿舍床上,聽聞著周圍此起彼伏的鼾聲,進入宿醉頭疼久久不能眠的狀態。
這種時候,懷裡有個人就好了。
張逸夫清楚,那個人不再冀北。
他真的該走了。
……
直到次日上午,送走了考核組一行,牛大猛的心才終於放了下來。
張逸夫前前後後思考很久之後,還是決定把實操考核中間出現的事情告訴牛大猛。雖然他不知道比知道好,但如果有一天他突然知道了,並且發現自己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對張逸夫來說就不好了。
辦公室中,牛大猛聽著整件事的表情變換,並不亞於前一天的趙文遠。
他有幾次都想打斷張逸夫,都想說些什麼,質問他為什麼不向自己報告擅作主張,但這個質問很快就由自己給自己解答了,當時的時間根本來不及,再說自己一直跟秦勇拴在一起,很難脫身,陪著秦勇是為了達標,如果突然被叫走了,那就一定是更緊急的事情。(未完待續……)
214 順水推舟
除了事故不會有更緊急的事情了。
因此牛大猛覺得,張逸夫也只能這麼處理了。再者說作為廠長當時知道了,自己又能怎樣呢?
最後聽到是排程員犯傻了,他這一口大氣才喘了回來,張逸夫你可以啊,當著整個考核組的面,在桌子底下唱了出大戲啊!
雖然是冒險,雖然是先斬後奏,可結果是好的,可張逸夫最後還是上奏了,這終於讓牛大猛舒服了一些,自己廠子撇清責任固然重要,但若是以華北局,以趙文遠丟人為代價的話,這就又要權衡一下了。
最後平穩解決,無驚無險,好好好。
牛大猛這會兒才明白,自己真的是不知道比較好。
……
達標,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冀北電廠的人們沒有力氣像打了勝仗計程車兵一樣搖旗吶喊,唯有平靜地,充滿期待地等待最後的捷報。這三天以來,關於考核組領導的態度已經不脛而走,在錦旗到位之前,領導們依然處於緊張狀態,然而基層的同志們已經開始算計了。
不是算計,是計算。
工資待遇連漲三級!這對準備勤勤懇懇一輩子,在電廠踏踏實實退休的同志們可著實是天底下最好的訊息,沒這刺激,沒人會真的跟著張逸夫拼命!
這種時候,依然要拿文天明來說了。
他是幹部身份,大專學歷,190元的工資已經算高的了。如果達標最後成功了,他的工資將直接跳到230元,雖然在未來這從天而降的40元連剪個頭都不夠,但這對於現在的文天明來說絕對是個飛躍,對廠內數千名工人來說更是一輩子的甜頭,直到入土前一刻都可以受益。
這也就是為什麼豐州摘牌的時候,全廠的情緒比國喪日還要悽慘。
也正是因為有如此的福利待遇,達標的名額才會嚴格控制,畢竟部裡的錢雖然是大風颳來的,但每年也只能刮什麼多。
領導一句話。下面抖三抖。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了,尤其是某些時候,領導貌似隨口說的笑話、閒話,也許比開會時正兒八經講的工作安排還要重要。因此在總結會最後秦勇那似有心似無意的話。趙文遠那圓場的話。很快就真的落實了。
冀北電廠的電腦要分一半出去。給華北局直接管理的其它五個電廠,順水推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