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姑父就幾乎沒進過顧家的大門對顧家的兒女們,更是不見有何關心之處。文怡還沒忘記,他為了打壓柳東行,甚至不顧自己這個內族姪女的名譽,不惜毀婚這樣的人,真的會為了內姪女的閨譽著想,就把人娶回來做嫡長媳嗎?
如意說,他認為文慧“閨名尚好,家世容貌才情都上佳,日後要另尋親事,也不是難事”,可文慧的閨譽比起文嫻只會更差況且當時在場的人裡,除了那個出言無禮的佟小姐,以及鄭麗君等一干不懷好意的人之外,都知道文嫻只是被文慧推倒,本身並無錯處。外頭的流言傳得這樣厲害,心裡明白的人不說出來,倒還罷了,卻不至於因為這些謠言便認為文嫻品行不端。而且文嫻自小是在平陽長大的,平陽與京城遠隔千里,大不了她回老家另尋親事就是了,雖然路王府小王孫那樣的好物件是不可再得了,但欲求一品行端正、身家清白的書香人家子弟,卻也不是難事,哪裡就到了終身無靠的地步?或許嫁得離家裡人近些,她將來的日子還能過得更好呢
相比之下,文慧的麻煩無疑更多。她本在平陽出過一回事,雖然為了顧氏一族的名聲,族長嚴令族人不得將此事外傳,但好好的一個嫡女被送進家庵清修,還是出身自族內最顯赫的一房,任誰都會覺得有古怪的。加上平陽一地的名門望族,基本都與顧家世代聯姻,多少會聽到些風聲,但若是找沒有親戚關係的富貴人家,門第又差了一層,大伯父大伯母恐怕拉不下這個臉。本來還想著她回京城後,憑著一向的美貌與才氣之名,還能攀上一門好親,如今卻鬧出這麼一樁醜聞外頭流言紛紛,聽說的人除卻少數認為她過於愚笨中了姐妹的算計以外,多數人不是說她心頭高、趨炎附勢,就是說她不知孝悌,違逆父母之命,又或是心地不仁,也有人說她狂妄自大、目無下塵,又不合群,甚至還有人重新將她與鄭麗君聯絡到一起,用鄭麗君的那樁醜聞以及兩人過去的密友關係來證明她也不是個規規矩矩的好女孩……等等等等。不管別人是否相信文慧的無辜,名聲到底是壞了,但凡是知禮的高門大戶,都不可能接納她這樣的媳婦;而略次一等的人家,還要考慮她的為人行事是否適合自家門風,嫁進門後是否會給婆家帶來禍事;再次一等的……她願意接受麼?侍郎府又願意接受麼?
由此可見,若論日後許婚不易,文慧比文嫻更困難些,柳姑父卻舍文慧而改聘文嫻,怕也是趨利避害之舉吧?偏他口口聲聲,都說成是為了彌補自家兒子無意中犯下的過錯,更是把那一樁“意外”,一再淡化,只說成是柳東寧好意救助表姐妹,無意中就將那傳言中最不堪的“姐妹爭夫”嫌疑給抹掉了。文嫻論父母家世比文慧要差許多,落在外人眼中,大概會覺得柳家不重出身門第,行事寬厚仁善吧?
可不是麼?本來就是好意相助的,不想出了意外,無意中連累了別人的名聲,為了彌補,就把家世比自家差許多的女孩兒娶進門做嫡長媳,真真是仁義君子
這件婚事一旦傳出去了,不管文嫻、文慧姐妹倆誰是誰非,也不管別人怎麼看待柳東寧當時的“糊塗”舉動,對柳家肯定是隻有好話的而文慧呢?名聲只會更壞;文嫻呢?若是嫁進柳家後,規規矩矩、安安份份,倒還罷了,但凡有一點不足之處,別人都只會說她不知感恩,不懂惜福她就算吃了再多的苦頭,受了再多的委屈,也沒有立場申訴一二。至於顧家,更是不可能為她出頭,因為他們在這件婚事上,是“佔了便宜”的
文怡回想起前世隨師父雲遊各地時經歷過的事,心情越發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