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北地城縣,必先要通往鷹嘴谷,再到黑虎山。於此,軍師令我等先在此二處佈下伏軍,此為第一波埋伏。而你遭到第一波埋伏,兵馬受之重創,定會逃回馬嶺城。
我領軍師之命負責第二波伏擊,我早就領兵隱秘在馬嶺山周邊山脈,待你大軍離去,以巨兵之勢,攻取馬嶺。又因你欲要儘快將北地攻略,因此在馬嶺留守的守軍絕不會超過二千,我以將近十倍兵力圍殺,你留守在馬玲城的守軍大多會棄城而逃。我奪馬嶺城後,待你引殘軍歸來。當時若不是你頗為謹慎,先派一隊斥候過來打探,你韓文約早在第二波埋伏飲恨於黃泉之下!”
韓遂聽得連吞唾液,臉上那黑沉的疑色褪去不少。戲志才的料事如神,將他韓文約的所有心思,幾乎盡數推算而出。韓遂縱有萬般不甘,也不得不心服。而且同時間,韓遂又是萬般後悔,自己在先前太過小覷戲志才,他一直以為戲志才之智,與他不過在伯仲之間。
未想到的是,這享有‘神智’之名的謀臣,正如其名那般了得,智若神人。若是韓遂早知戲志才有這般超凡智慧,以他謹慎的性格,對於出兵北地一舉,或許就不會如此急躁而行。
“好一個‘神智’戲志才。這等超凡謀士,韓某人卻心傲小覷,得此大敗。韓某心服口服!不過在韓某尚且還有一疑問。
文冠軍聚兵將近十萬於並、冀邊界,北地、新平這裡最有僅有五萬兵士據守。而韓某麾下探子回報,馬壽成尚在新平與文冠軍的兵馬激戰,若要抵住馬壽成的四萬西涼軍,新平至少要有二萬兵士。按理來說,在北地最多有三萬兵士留守。為何此時,你等的兵士卻是憑空多出一倍,有將近四五萬兵士!?”
對於韓遂最後一個疑問,張遼久久未答,韓遂眼神不移一絲,緊緊地看著張遼。
“翰鎮西被譽為九曲黃江,難不知戰場如戲,虛之為實,實之為虛。曹丞相與袁本初之戰,與我家主公毫無關聯。我家主公為何要明知出兵,將置雍州於險,還執意為之。這其中定然大策所布!”
韓遂剎地臉色劇變,張遼一言道出,即刻將韓遂原先所有的想法都給推翻。韓遂雙目瞳孔不斷擴張,從文翰調兵遣將於並、冀邊界開始重新推算,然後再以張遼剛才之言和他面前所得戰況,綜合起來,剝絲抽繭細細解開,終於韓遂自行推算出解答。
“哈哈哈哈哈哈!!!!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原來韓某從一開頭就錯了,文冠軍與曹孟德聯手對抗袁本初根本就是一個假象,一個引韓某與馬壽成於萬劫不復的誘餌!!!
好一場舉事大戲,不但河北巨雄袁本初,就連韓某與馬壽成都被此場大戲矇在鼓裡!難怪北地此處危機四伏,殺機無限,原來文冠軍早就蓄謀已久,提前做好一切佈置,就等韓某與馬壽成自投羅網!!!
若韓某所猜無誤,在並、冀邊界那十萬兵士,至少有一半皆是百姓偽裝,其餘兵士亦大多是老兵新兵,而文冠軍最為精銳的十萬精兵,皆在北地、新平二地,與韓某和馬壽成的軍馬作戰!”
韓遂先是發出一陣癲瘋狂笑,隨後又一連侃侃而談,將自己所受的騙局盡數推算而出。韓遂那複雜的面貌、神情,就如一個被騙了無數年的傻子忽然醒悟似的。
“韓鎮西才智超群,此戲正如你之所說。竟然韓鎮西疑問盡解,還請翰鎮西安心上路吧。你今日雖兵敗於此,但你昔年舉兵征伐董卓之義舉,足可見得你亦是一亂世英雄。張某不忍殺你,還是請韓鎮西自行了斷吧。”
張遼緩緩而道,面目冷寒,口中雖是如此在說,但其體內卻暴起一**洶洶殺意,一雙犀利彷彿能夠殺人的眼眸,就似釘在韓遂身上。好似若是韓遂一有欲要逃脫反抗的念頭,張遼立刻就會策馬奔去將其誅殺。
韓遂渾身顫抖不止,連退數步,猝地掣出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