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定論?”
諸葛亮皓目剎地一凝,指著案上劍印,凝聲而道
“我主入川前,早有吩咐,荊州大小事務,皆可由我一人做主此劍印,乃我主所賜凡有異議者,斬!!”
諸葛亮此言一落,潘鳳把握在劍柄,圓瞪鳳目,怒視眾人蒯越見狀,不敢再言諸葛亮遂又與眾人說道,但且靜待數日,數日後事態便可明朗眾臣皆疑而散
卻說諸葛瑾在賓館一連數日,見城內人心惶惶,城內兵馬多有動靜諸葛瑾心中疑慮,暗尋其弟諸葛亮問之諸葛瑾至諸葛亮府邸,諸葛亮眉頭深鎖,將諸葛瑾迎入廳中,聽諸葛瑾問起,諸葛亮嘆氣而道
“兄長有所不知亮正為兄長家小之事思計,哪知數日前,細作回報曹操於宛縣大聚兵馬,欲要出兵南征亮受皇叔之命,據守荊州,萬不敢令荊州有失,故而怠慢了兄長之事,還望兄長莫怪”
諸葛瑾一聽曹操欲要出兵南下,頓時色變,連忙知道
“弟可知曹軍約有幾何?!”
諸葛亮心裡一喜,但表面卻仍做著苦惱之色,答道
“據探回報足有二十萬餘但曹操割據中原,強佔半壁江山,勢鼎天下,傳聞其麾下爪牙近有萬之眾亮只怕,這二十萬兵馬不過只是來探我荊州虛實,日後曹操定會徐徐增兵,盡取江南之地,方可罷休!”
諸葛瑾聽言大驚失色,連忙又問
“若是如此,弟可有計策抗敵?”
“想我荊州兵微將寡,且腹背皆有強敵據守若曹操當真揮兵南下,弟縱使合荊襄之眾拼死亦難擋之更何況,吳侯在江東對南郡、江夏之地,虎視眈眈為防吳侯,又要分去我不少兵馬
他日若曹操當真殺入荊州,徐徐聚兵萬,只怕江南之地,盡落曹操之即時,天下又有何人能擋其鋒芒?如此,弟縱有天大能耐,怎奈時勢所驅,亦難抵曹賊之勢也!”
諸葛亮詳裝悲痛,心灰意冷之色諸葛瑾看得心慌,一時間思緒萬分,忽一念頭升起,急與諸葛亮說道
“我主孫伯符,虎踞天下之南,兵精糧足,又極敬賢禮士,江表英雄,多歸附之且先前,孫劉兩家聯好結盟,弟何不往結東吳,見我家主公,以共圖大事!?”
諸葛亮聽言,心中大喜,卻又故作遲疑而道
“可近年吳侯因南郡之事,對我荊州結怨若我趕赴江東,只怕不得吳侯待見更何況弟我,曾率兵與吳侯作戰,江東不少俊傑死於戰事此行貿然進往江東,若是有個萬一,弟性命不保吶!”
第八百六十一章 諸葛亮之計算(下)
諸葛瑾聽言大急,他深知曹cāo勢大,若當真讓曹cāo取得荊州,東吳之地旦夕不保。t。比起這等大事,區區一個南郡,何足輕重。諸葛瑾急言道。
“二弟不必多慮。曹cāo故封我江東大都督周公瑾為南郡太守,實為yu破孫劉兩家之好也。此事我等只需與我主一一細說,詳說利害。我主必然願重複舊好,願與荊州共同抵抗曹cāo。況且你乃我之弟兄手足,兄長現乃江東參謀,我主對我極為倚重。若真有萬一,我主看在兄長面上,亦絕不會加害於你!”
諸葛亮卻是不信,疑聲而道。
“當若如此。吳侯又豈會加害兄長家中老小,以來挾持,逼亮還予南郡!?”
諸葛瑾心裡一急,脫口而出便是說道。
“弟豈不聞兵不厭詐。吳侯根本無害我家中老小之心。此乃江東臣子,獻之計也。兄長雖知如此,但卻又不敢以家小xing命兒戲。故而來求與弟。還望二弟莫怪!”
諸葛亮一番戲碼,便逼得諸葛瑾不得不自揭家醜。諸葛亮心裡暗暗笑著,其兄老實,遂又說道。
“兄長心慮家小,乃人之常情。弟豈敢責怪。但茲事體大,還請兄長容亮先與眾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