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疲憊,自從西唐、蜀漢兩國開戰,諸葛亮疲於奔命,早已心力交瘁。諸葛亮長嘆一聲,強打精神,與劉備謂道。
“主公不必多慮。亮早前已派人遣書送往荊州,報之曹操,教其從荊州出兵,襲擊西唐之後。如此一來,西唐顧此失彼,定當大亂。即時我等在伺機而動,待南蠻援軍趕至,再盛勢出軍,危可解矣。”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孟優入南蠻
劉備聞言,眉頭深鎖,疾聲問道。
“可曹操在長江屯兵已久,聽聞正準備兵伐東吳。孔明可有把握曹操定會撥軍而來?”
“亮雖無十成把握,但亦有七、八。曹操乃世之梟雄,自當明悟西唐方乃其心腹大患,定不願其國力壯大。何況曹操在荊州聚集近有數十萬兵馬,撥數萬兵馬殺往西川,並不礙於其伐吳大業。”
諸葛亮凝聲而道,劉備聽言,甚是唏噓,心裡百位交雜。劉備與曹操一生為敵,卻怎又料到在蜀漢將有滅國之危時,劉備卻要依靠曹操出手來救!法正聞言,沉吟許久,忽然張口而道。
“軍師此驅虎吞狼之計,雖是極妙。倘若西唐果真被曹魏擊退,到時我等又如何驅趕曹魏耶?”
“孝直不必多慮。虎狼之爭,無論孰贏孰敗,皆是兩敗俱傷。我等在成都此處,以逸待勞,待南蠻援軍一致,盛勢而攻,自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諸葛亮手招鵝毛扇,淡然笑道。法正聽了,亦覺是理,遂不多言。劉備神色一沉,強打精神,仰頭而道。
“眼下我蜀漢國有累卵之危,諸軍將士皆欲拼死搏戰,保家衛國。倘若蒼天有眼,佑我蜀漢,漢室復興有望矣。”
諸葛亮、法正、馬良三人聞言,眼光爍爍,皆是神色一震,紛紛拱手作揖,齊聲而道。
“王上勿慮。我等必當效以死力!!”
當夜,劉備與三人商議直至次日黎明,三人議定,遂又遣人前往南蠻,催促兀突骨儘早進軍來援。
而文翰似乎並不懼南蠻援軍,全因其所佈下奇兵。而這奇兵又是何人?
且說,在數月前,馬超從南蠻出兵,兵伐涼州。一部人馬卻趁亂進往南蠻國境。這部人馬中,為首之將竟是銷聲匿跡數年的孟優!原來當初馬超與祝融夫人聯合造反,弒殺孟獲。孟優在眾蠻將拼死相救下,得以逃脫,引千餘兵馬趕往葭萌關投靠了西唐。後來文翰聽聞孟優之事,速將其召來,不但免其舊日罪責,更重重封賞,許其為蠻侯之位。孟優見文翰不計較,昔日對敵之罪,更如此重用,心裡感激不盡。於是孟優對文翰起了效死之心,更望文翰有朝一日,能替他復仇。文翰雖收得孟優,卻嚴密教人不可走漏風聲,以待日後做奇兵之用。後來,馬超兵襲西涼,文翰盛怒之下,卻又暗中遣人通報孟優,可趁此時進入南蠻,聯絡舊日孟獲舊部,趁機奪下南蠻。其中文翰又派大將周倉隨往,更有千餘甲、乙、丙級飛鳶前來協助。孟優聽令大喜,奪國弒兄之仇不共戴天。孟優自願效死而赴之。於是孟優與周倉商議後,先教飛鳶分撥先往南蠻,依照孟優所給與的情報,聯絡各個忠於孟氏的洞主。待時機成熟,孟優再與周倉進入蠻境。飛鳶不愧是文翰悉心操練的精銳兵馬,不出一月,便已完成使命。那些忠於孟氏的洞主,本就不知孟獲之死的真情。而馬超昔年宣告,乃是孟優貪戀王位,弒殺其兄,後來被其所殺。
這些洞主深知孟優為人,皆是不信。但是卻怯於馬超之勇,不敢發作。而馬超又得到祝融部落相助,在南蠻勢力根深蒂固,故而那些忠於孟氏的洞主,只得暗中調查,亦發覺其中大有因由。此下這些洞主紛紛收得飛鳶所報,得知孟優並無被馬超所殺,又聽是馬超與祝融夫人勾結奪權。
這些洞主皆非愚昧之人,經過分析後,皆覺得孟優所言才是真相,各個皆是雷霆震怒,勢要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