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詔”欽宗皇帝搖頭拒絕。
“父皇,便是要下,也是兒臣下。兒臣怎麼能陷父皇於不義?”
“我兒,度過眼前難關再說吧。”
罪己詔:
汴梁百姓,趙宋百姓均知:
朕不修德,招致天罰。內有匪患,外有強敵。
內憂匪患,四處流竄傷我子民。外有強敵,犯我邊境侵佔土地。
而今,大家同屬一國,同住一城。務必要聯合起來,共同抵禦強敵。
賊兵退去,朕將以前車之鑑為鏡,舉一反三,深刻檢討,絕不再犯。
汴梁百姓看到這《罪己詔》。汴梁百姓,誰還看這《罪己詔》?
他們待在寒冷的屋子裡,缺衣少食。他們心灰意冷。
他們覺得,被秦檜欺負和被金國人欺負,毫無分別。
更甚者,秦檜可以隨時來欺負他們。而金國人千里迢迢趕來,總還有個時間與過程。
汴梁城糾結的日子裡。
宗望與宗翰發動了攻擊。他們清掃了汴梁城周圍,可以來增援的宋兵。
這為他們最後攻下汴梁,做好準備。
宗翰來到宗望的軍營。
他們商議最後攻打汴梁的日期。
“現如今攻打汴梁,有兩個問題。”宗望提出來。
“大將軍說來聽聽。”
“一是,咱們需要一個藉口。大宋與咱們簽到盟約,幾次三番咱們都沒有遵守。
這事要是傳揚出去,對咱們大金國的信義,影響也是巨大的。”
宗翰卻不以為然。“大將軍,聽從咱們的,就饒他們一命。
不聽從的,就打到他們聽從為止。信義?信義值幾錢?”
宗望知道這人有點彪,也不與他爭辯。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魯地的兵馬,要是前來阻止,該怎麼辦?”
宗翰冷哼。“他們不出來,便容他們逍遙幾天。若他們敢多管閒事。我這三萬大軍是吃素的嗎?”
宗望點頭。“既然宗翰你覺得不是問題。那咱們就在臘月初一這天,發起總攻吧。”
汴梁被圍的訊息,盧俊義已經往安陸海發了十封摺子。
安陸海的回信,與潘小安的意思一致。金人與宋人的矛盾,與安國人無關。
他們要求盧俊義,守好魯地就可以。
當此時,潘小安已經到了南荒圍場。經過一年多建設。南荒圍場也變了大模樣。
這裡被修起一座大的軍營。軍營附近,有一些部落人在此生活。
他們倒是聰明。依靠安國大營,他們便可以得到保護。
安國人對部落人友好,這訊息早在北地流傳開。
饒是如此,部落人看著潘小安的大軍,還是被嚇得瑟瑟發抖。
他們第一次見識到,如此多的駿馬和鐵器。
難怪安國人可以打敗金國人。可以俘虜金國人的皇后,向金國人要贖金。
潘小安駐紮在南荒大營。
“官人,這就是你和簫貴哥住過的地方嗎?”
“瓊英,你在瞎想什麼?我們那時怎麼會有軍營。”
瓊英“哦”了一聲。“是我多想。侍衛說有部落的人,想來見見你。你要不要見?”
“當然要見”潘小安應道。“你讓侍衛把部落人帶到會客廳。你來幫我穿盔甲。”
“這盔甲沉的很。你穿它做什麼?”
“瓊英,不但我要穿。你也要穿。讓孟奇他們全都穿上。
對付部落人,必須讓他們見識到安國的強大。”
潘小安一身金甲璀璨。映襯著他黝黑的臉,威嚴十足。
“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