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察覺,加至孟將軍因舊傷復發留至京都養傷至今,北軍被偷襲個措手不及,傷亡損失不輕,如今梁軍已侵佔北方十一城,北軍幾位副將正死守昆城,情勢堪憂啊!”燕北沉聲道。
“二十萬大軍不是小數,且梁國與我大燕併為相臨,又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抵達我大燕邊境偷襲北軍?”寧王驚疑道。
“寧王有所不知,容國自從依附梁國以來一直滋擾我國邊境,此次梁國就是借道容國,甚至大費工夫讓先鋒士兵喬裝成商人,瞞天過海,想必是策劃已久。”兵部尚書唐奇解釋道。
“朕聞言也頗為吃驚,但事實如此,如今情況緊急,朕打算讓孟將軍立即趕回邊關主持戰局!”
“皇上,此事可要從長計議,梁國曆來貧瘠,此次膽敢侵犯我大燕想必是覬覦我大燕的富饒,我們可與其商談議和,給些錢糧給他們,如此也可免除戰事,防止生靈塗炭啊,請皇上三思!”寧王諫道。
寧王如此一說,那些膽小怕戰及寧王的黨羽自然附和道:“寧王之良策甚佳,請皇上三思!”
燕北沉吟一聲,問道:“李太師可有想法?”
李醉客嚴肅道:“臣以為,梁國此番計謀實有可能在容國犯事之前便已開始部署,甚至容國犯事也是其中一環,目的是想轉移我國的注意力,在我國以為容國剛敗短期內不敢再犯而導致有些鬆懈的時候,他們一舉偷襲便能攻我國個措手不及。如此完整的計劃更能證明梁國的狼子野心,梁國恐怕不僅僅是想要些錢糧,他們更想要的怕是我大燕富饒寬廣的土地。臣以為,不能姑息,定要將他們驅逐出境!”
“朕之想法與李太師所差無幾,我堂堂大燕怎能輸給這蠻夷之國,且容國近年藉著依附梁國一直滋擾我國邊境,使得邊境百姓不得安生,實在可惡,此次定不能再姑息!”
“可是梁國兵強馬壯,英雄善戰,整整有二十萬,北軍不過十五萬,且還傷亡不輕,又怎能抵擋梁國虎獅之軍?”寧王疑道。
“可令李將軍調半數戍西軍去支援北軍!”兵部尚書提道。
“好!”燕北肅聲道:“命孟堯即刻啟程去邊關主持戰事,不得延誤!”
“臣遵旨!”孟堯應道。
“兵部郎中路翎,朕命你持朕旨意去戍西軍中,讓李將軍速點半數戍西軍交於你率領去支援孟將軍!”
“臣遵旨!”路翎應道。
“御林軍統領林池,朕命你即刻點一千御林軍護送孟將軍回邊關,防止有奸細途中埋伏偷襲孟將軍,待孟將軍安全抵達昆城後才可回京!”
“臣遵旨!”林池應道。
“兵部尚書唐奇,戶部尚書莊銘,朕命你二人率領兵部和戶部合作協商,全全負責糧草之事,不得馬虎!”
“臣遵旨!”唐奇和莊銘應道。
“那就如此吧,孟將軍,戰事緊急,朕就不為將軍餞行了,朕準備好慶功酒等著將軍得勝歸來!”
“臣必不負厚望!”
“戰事必會引起百姓恐慌,眾卿散朝之後不得妄議戰事,否則嚴懲不待!”燕北厲聲道。
“臣等遵旨!”眾臣跪道。
“退朝!”
燕北走進淑蘭殿之時,孟淑蘭正在用早膳,只是她心知燕北匆匆離去必是有朝中要事,今晨聽田園稟報說昨夜父親被召進宮中議事,後又召了兵部尚書、李太師等人,她猜想是否是有了戰事,因此心中忐忑,也吃不下東西,此時見燕北過來,便急忙問道:“可是朝中出了什麼事?”
“梁國來犯了!”
孟淑蘭驚詫:“怎會?怎會如此?怎麼可能毫無動靜?梁國與大燕並不接壤,莫非是容國借道了?”
燕北頷首,疲憊道:“我已讓孟將軍回邊關了,也派人去戍西軍那傳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