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老師傅還真是現場打電話。
但接到電話的譚雅,並沒有隨意的做決定。
這是個好事,儘管廠子已經改制,但老職工對這裡還有念想、有期待、願意來做點貢獻,傳出去名聲也好聽,哪個企業有這種待遇?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一幫六十多歲的退休職工,萬一在現場出點意外算誰的。
於是譚雅給陳元生打了電話。
陳元生給譚雅出了兩個主意:
其一,給這幫老職工買保險,幹幾個月買幾個月的保險,按天買都沒事,但也有一種可能,保險公司不接待這種60歲以上的人;
其二,找個維修公司掛靠,以外協用工的形式來廠裡幹活。
譚雅隨即把這兩個辦法給老錢回了過去。
這幫老師傅還挺高興,有的說譚總有頭腦、會辦事、有魄力;
有的說老錢現在有地位、受重視;
還有的誇讚二色織現在真講效率,紛紛表示要多聯絡一幫人,共同來幹。
看著老哥幾個感慨萬千的樣子,老錢也很高興。
這些人都是從五湖四海抽調來的精英,當年真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主人,像建設家園一樣,忘我的投入到廠子的建設生產中去,幹起工作來比自己還會操心。
但真正讓老錢高興的,還不是他們的工作能力,而是這幫退休職工對廠子的態度。
要知道,二色織當初破產改制的時候,這幫老職工在背後可是天天罵的。
但這一年來,企業的變化,大家都看在眼裡。
尤其是這次短暫的企業危機,職工們爆發出來的向心力,這東西不是假的,說明大部分職工對改制後的紡織廠已經有了很高的認同。
退休老職工願意回廠再出把力,就是對改制後企業的莫大認可,也給在職職工很大的精神鼓舞。
老錢漸漸能摸準陳元生的思路:只要你的想法和建議沒有私心,哪怕可能是錯誤的,陳老闆都會同意,關鍵在於嘗試和突破。
比如上次“拆標語”事件,陳老闆在第一次職工大會上就說過,要拆掉廠區內所有標語。
但有幾條標語,老錢捨不得,冒險打了個電話,陳元生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這在以前,等於打領導的臉。
但是陳老闆不在意,用他的觀點來說:只要你的出發點不是私心,意見大膽提。
所以,這次老錢準備利用退休職工的熱情再搞點動靜出來。
…………
10月14日,千紙鶴公司舉行了第二次加盟商大會。
參加此次加盟商會議的有七十多人,其中六十多位是來自周邊省市有加盟意向的老闆。
前面兩個月,團隊成員雖然出工不出力,但始終都沒閒著,不斷的完善加盟細則,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這次加盟商大會有幾個特別出彩的亮點。
第一個亮點,是陳元生透過宋喬安,從法國和義大利找來的兩名服裝設計師。
之所以說是找來,而不是挖來,是因為這倆老外還沒決定是否留下。
他們倆是在接到邀約之後,答應先來青州看看,談談條件,然後再決定是不是簽約。
陳元生就打這個時間差,不管你們倆是不是留下,先在加盟商會議露個臉再說。
別說是97年,哪怕再過10年,老外那張臉在大陸都好使。
果不其然,兩個老外服裝設計師在會議上一露面,千紙鶴公司的逼格瞬間飆升,他倆說的外語那些意向加盟商雖然一句話也聽不懂,翻譯也是昧著良心瞎比亂講,但掌聲卻一次比一次熱烈。
那感覺就像國產化肥取了個外國名字,糧食就能增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