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新的兵部尚書 (第1/2頁)

隆慶十一年四月初三日,新科進士天官誇街的熱鬧猶在眼前,兵部尚書譚綸去世,卒於任上,享年五十八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皇帝忍不住紅了眼眶,對太子說:“譚子理歷經兩朝,忠於國事,沒有辜負朕。”

譚綸是鐵桿帝黨,隆慶元年協助皇帝完成南軍北調、鞏固皇權。

皇帝手裡穩穩握著大軍,才能從容應對剛登基那會的風雲變幻。

權臣想把持朝政?問一問軍隊同不同意!

“父皇!”太子握著皇帝的手默默安慰。

皇帝感慨:“君臣一番,終究有分別的一日。”

這些老臣,終究是一個個離開他。

接著,皇帝忍著悲痛,下詔相關部門“從厚治葬有儀”、賜祭葬、追贈太子太保,諡號“襄敏”。

加恩其長子譚河圖世襲錦衣衛指揮,次子譚洛書世襲國子監監正,都是虛銜、掛名領俸祿。

一應喪事由朝廷安排,停靈期滿派兵部主事一員護喪,與其家人一起扶柩還鄉。

朝廷還派人到宜黃縣待賢鄉勘察墓穴,安排高官撰寫神道碑、墓誌銘。

內閣眾大學士及大小九卿,以集體名義釋出祭文:

茫茫上象,降神江右。篤生我公,爰維宇宙。猗歟公才,譬之武庫。

……長劍埋獄,光猶在天。蛟龍還瀆,液猶在田……死生細故,何足雲苦?尚饗!

全文很長,寫了譚綸波瀾壯闊的一生,是四字駢文中的經典之作。

停靈弔唁的時候,太子朱翊鈞及朝中高官都來祭奠。

朱翊鈞滿面悲傷:“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者也……嗚呼!雖漢之武侯,不是過也!”

而鎮守邊疆的戚繼光、俞大猷也讓家人趕來,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祭文寫得真摯又崇敬。

隆慶登基以來,還沒有哪個高官享受這麼高規格的死後哀榮,著實讓人羨慕。

……被史書評為“抗倭名將”、“民族英雄”的人,應該有這樣的榮耀。

遠近的百姓見喪禮排場熱鬧,都議論紛紛,卻只有羨慕沒有說酸話的。

誰是誰非,皇帝和萬民心中都有一本賬。

這一幕激勵著許多人,如汪德淵就在想,我也要忠君報國、開疆拓土,將來能有這個場面,子孫都以我為榮。

在譚綸喪禮期間,新的兵部尚書人選激烈角逐。

最主要的兩大人選,一是王崇古,二是石茂華。

王崇古是俺答的老冤家,他的功績很多人都清楚;

石茂華的履歷也很優秀,曾任揚州知府,跟晏家父子相識多年。

這些年,石茂華屢次升官,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

兩大人選互不相讓,擺在檯面上的就是兩人都被彈劾。

王崇古對俺答的妻妾非常熟悉,雙方來往頻繁。

南京御史陳堂等人接連上奏,彈劾王崇古跟蒙古人有私交,跟大晉商利益互通,故意鬆弛邊防便利敵人。

王崇古氣得臉色鐵青,罵罵咧咧:“他們誹謗我啊!陛下還我清白!”

然後,他按慣例提出致仕以證清白。

另一邊,言官彈劾石茂華不能勝任邊事,總督軍務心有餘而力不足。

石茂華氣得渾身冒煙:“你說我能力不行?男人怎麼能說不行?”

他也按慣例提出致仕……陛下,臣委屈啊!

兩邊都說擺爛不幹了!

朱翊鈞誠懇地向皇帝請教:“父皇之前說要選王崇古,可他們鬥成這樣,若欽點王崇古,豈不是讓石茂華憤憤不平?”

雙方都有派系,才能鬥得勢均力敵。

最新小說: 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 鎮國世子爺 快穿之摸魚日常 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 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 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 我,波風水門,一點也不陰!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穿進封神,簽到獲得原神技能 穿越女親王 夢迴西晉娶女帝 四合院:開局回收大師級鉗工技能 HP實用古代魔法的風神寵兒 為了成神的我欺騙古人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 大明狗腿子 時空亂敘 穿越古代無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