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我要讓珣珣做帝師,永遠不離開我。”
“好……啊?”晏珣哭笑不得,“永遠不離開是什麼意思?我會老的,老了之後會致仕回鄉。”
“可是你答應過我的!永遠不會離開我!我兩歲的時候,你說過的!”朱翊鈞急了,“肥!珣珣想食言而肥!”
大太子又變成了小孩子。
晏珣嘆道:“你記性真好,該不會連吃奶的事情都記得吧?好,我沒有忘!不會離開你。”
……高郵湖上的鴨子,對不起!
我終究還是得辜負你們。
晏珣跟朱翊鈞暢想未來,連未來小皇孫的名字都開始討論。
嗯,說起來,老李家和老朱家挺有緣分。
李時珍早年因治好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襝聘為王府屬官,又舉薦到太醫院。
而另一時空,李建中過繼的嗣子李樹初,原配是安東王朱翊鏃的女兒;李建元的兒子李樹本出任荊王府屬官。
大明亡的時候,張獻忠屠蘄州,李時珍子孫捐出家產禦敵,最後全家殉國。
也就是說,李素問嫁不嫁朱翊鈞,老李家都會是皇親國戚。
過了幾日,皇帝正式下旨,給朱翊鈞和李素問賜婚。
至於婚期,暫時沒有定。
因為李素問是在李時珍膝下長大的,按照常理人情,總要等李時珍回來再辦婚禮。
好在太子也不著急。
除非特殊情況,需要早婚穩定民心,大明的皇子成親年紀通常要年滿十八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宣宗朱瞻基十九歲迎娶太孫妃胡善祥;成化帝、弘治帝大婚的年紀都是十八。
“過兩年太子年滿十八,李姑娘也有十六七,這個年紀剛剛好。”晏珣期待又不捨。
若在後世,這個年紀還是學生,早戀要被請家長的。
但在大明朝,就是剛剛好。
太子:……誰說我不急?
好吧……真的不用急,繼續隱瞞身份做筆友,也挺有樂趣的。
唯一擔心的事,兩年後李時珍還不回來怎麼辦?
在南洋那四季炎熱的地方,也會樂不思蜀嗎?
朱翊鈞私下憂心忡忡地對晏珣說:“我現在擔心祖父了。”
“嗯?”晏珣疑惑。
你祖父不是早就到另一時空賣藝了?
“我說的是李爺爺。”朱翊鈞解釋。
“哦……你不用擔心。南洋現在最大的危險是疾病,但李大叔是名醫,不會有什麼事。”晏珣安慰,“我覺得,你可以擔心一下阿鏐。”
“啊鏐?啊!哦,我也很擔心他。”朱翊鈞換上更加擔憂的神色,“阿鏐到哪裡了?”
……
阿鏐早就到美洲了。
這一路走得真是不容易啊!
太平洋的名字來源:麥哲倫船隊穿過一個驚濤駭浪的海峽後,到達了一個平靜的海域,給這片海域命名太平洋。
在馮保和李如松看來,北太平洋算名副其實,風浪還沒有臺灣海峽可怕,但在第一次遠航的朱翊鏐看來已經是心驚動魄。
少年潞王朱翊鏐出海之後,發現自己沒有想象中堅強。
每當想家的時候,他就擦乾眼淚寫日記。
這是王衡教他的經驗。
“今天的日記,寫給最愛的母妃……劃掉,寫給最愛的父皇。”
父皇,我們在倭國等候風向時,順手送織田信長一程。
石茂華說,三萬大軍壓境,來都來了,閒著也是閒著,不如送織田信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