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德制MRS二百一十毫米重榴彈炮,雖說炮彈的威力比蘇聯的斯大林鐵錘略微差了一些。但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射程上還要優於斯大林鐵錘。
這些在東線戰場上久經鍛鍊的重炮,在日軍自己製造的超級榴彈炮和加農炮配合之下,僅僅一個小時,就在中線東西兩個兵團正面,日軍苦心修建的永備工事群之中,硬生生的砸開了一條通道。
每當這些超級重炮群開火,沉悶的炮聲響起時,日軍陣地上便是一片的狼藉。在這些超級重炮群,動不動就半噸炮彈掩護之下,日軍前沿各個陣地的永備工事群,基本上沒有發揮出他們想象的作用。
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金家屯一線,在昌圖東面的二道河子南岸、正北的滿井,中長鐵路以西的光頂子山日軍永備工事群,開原的威遠堡、尚陽堡,日軍的整個防禦體系,都在這些重炮的轟擊之下灰飛煙滅。連同這些被炸塌的日軍工事群,還有內部的日軍守軍。
當日軍這些永備工事群,猶如一群硬核桃一樣,一個個被砸開的同時。參戰的抗聯航空兵,也分別從各自所屬機場起飛。對日軍二線陣地、彈藥倉庫,以及整個南滿鐵路線,實施空中火力打擊。
成群的攻擊機、輕轟炸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之下,不斷的在日軍陣地縱深上空盤旋,向一切日軍目標傾瀉著高爆炸彈、凝固汽油彈和火箭彈。在一些關鍵部位,還使用了白磷彈以及一批特殊炸彈。
在空地火力的掩護之下,參加進攻的各個部隊以坦克為先導,向著自己的預定目標發起全線的攻擊。王光宇在西線,楊震與郭炳勳親自指揮的中線,向日軍各個陣地發起全線突擊。相對於攻勢凌厲的中線和西線,反倒是王效明負責的東線有些沉悶。
在中部戰區楊震與郭炳勳親自指揮五個步兵師,晉冀魯豫的一個縱隊,在一個裝甲旅,七個坦克獨立團、一個騎兵旅,以及重炮群的掩護之下,自昌圖金家屯至開原威遠堡、向陽堡一線,向瀋陽以北日軍重兵叢集發起兩路攻擊。
重點就是日軍重點設防的金家屯至馬仲河,威遠堡至尚陽堡兩個方向。經過十二個小時的激戰,在配屬的重炮群砸爛了日軍一線永備核心工事群后,攻擊部隊率先開啟了金家屯、尚陽堡,這兩個日軍在中長鐵路沿線戰場重要的支撐點。
並利用英制瑪蒂爾達二型坦克,厚實的裝甲掩護之下,在瀋陽以北關東軍形成突出部的正面,取得了全線突破。楊震在正面的進攻,就是為了調動中長鐵路沿線日軍二線兵力,為東西兩個兵團的大縱深快速穿插,奪取瀋陽工業中心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在奪取金家屯一線後,楊震立即投入一個騎兵旅、裝甲旅,加上一個摩托化步兵師組成的快速突擊叢集,則利用金家屯一線步兵開啟的缺口,向鐵嶺方向實施快速的穿插,擺出一副要將瀋陽以北日軍一分為二的態勢。
為了遏制住抗聯的機械化騎兵叢集,在自己防禦體系內的強行穿插。保住還在戰鬥的滿井、馬仲河、威遠堡一線,並奪回尚陽堡以及金家屯這兩個戰略支撐點。負責中長鐵路方向作戰的後宮淳大將,命令前線的本鄉義夫中將以及清水規矩中將,立即調動二線部隊實施反擊作戰。
儘管對於後宮淳大將的這個命令,第三方面軍參謀長大坪一馬少將堅決反對。大坪一馬認為眼下已經出現在戰場上的敵軍數量,與關東軍掌握情報敵軍的總兵力嚴重不符。眼下方面軍最應該做的是,依託已經修建完成的工事群節節抗擊。
敵軍出動的超級重炮威力的確大,但是這些超級重炮過於笨重,無法跟隨其一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