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主公坐擁西川之地,西川民富國強,兵強馬壯,糧食充足。豈俱一區區文不凡!主公你乃漢室宗親,身兼匡扶漢室之重任,不可妄自菲薄!!某保一人,可敵文不凡手下諸將,有其相輔,以張姑義統兵之能,定能力抗文不凡,逼其與主公平分東川!!”
說話之人正是主薄黃權。劉璋一聽,沉吟一陣,暫且先問是誰。
“西涼馬孟起,勇猛過人,打遍西涼無敵手。此人先前來投主公,主公雖是收錄,但主公為了不惹怒文不凡,故將此人調去巴郡,以防江東孫伯符。如今主公竟與文不凡已是交惡,馬孟起蒙主公恩養,又對文不凡極為痛恨,主公何不令此人前去東川?”
劉璋聽罷,一連色變,憂心忡忡而道。
“若真如此,只怕我與文不凡將會勢如水火,兩不相容。只為東川半壁之地,與此等雄主交惡,實乃不智!”
“主公何必如此瞻前顧後!文不凡野心蓬勃,欲圖天下。若此人盡奪東川之地,必圖我西川!竟是如此,主公何不趁早作下應策,先奪東川半壁之地,然後再派一將把守,以作西川屏障!”
黃權厲聲一喝,字字錚錚。張松亦是附和。隨後西川眾官,亦紛紛附和。
劉璋見眾意難拒,亦覺黃權所言是理,即派人去召喚馬超。馬超正在巴郡暗蓄勢力,忽聞劉璋召見,急與其族弟馬岱商議。馬岱欲勸馬超託病拒絕,莫要再與文翰這頭惡虎爭鋒。但馬超對文翰怨恨之深,如同萬丈深淵。馬超不顧馬岱之勸,讓其在巴郡繼續蓄積勢力,即日便趕去廣漢,覲見劉璋。
第七百三十六章 張魯之死(下)
劉璋對馬超厚加賞勞,點一萬軍馬予馬超,令其即日出發,趕往安漢。馬超欣然領命,數日後便率軍趕往安漢。
張任先前早收到劉璋所派兵士來報,得知劉璋決定與文翰爭奪東川,而馬超不日將率一萬兵馬來援,精兵猛將將到,張任大喜,一邊嚴加把守城池,一邊等候馬超趕來。
話說,文翰擊殺張魯,佔據錦竹之後,想兵士多日激戰,便讓大軍歇息一段日子,再行進軍。而在這期間,文翰聽聞張任敗走錦竹後,並無撤回西川,而是強取了安漢,大有一副要與自己爭奪東川之地的態勢。
劉璋雖然昏庸無能,但其部下卻不少俊才猛士,西川軍不可小覷。文翰遂聚眾臣商議。
“看來這劉季玉見張魯已死,恐我後圖西川,欲爭先做出佈置,要與我爭奪東川之地,以作西川屏障!諸位可有計策,教我擊退西川之兵!”
文翰話音一落,場下竟是一陣死寂。就連田豐和成公英亦是沉吟不答。張任用兵有道,擅於統兵,前番之所以落敗,全因張魯之故。此時張任獨領西川大軍而戰,而劉璋欲與文翰爭奪東川,必然向東川再次增兵。到時張任再得精兵猛將,文翰亦難再施攻心之計,要擊敗此人,確實艱難。
又是過了一陣,仍是無人進諫。文翰眉頭一皺,稍顯急躁,田豐見狀出席走出稟道。
“當下之急,應暫止戰事,給予時間兵士歇息,以養精蓄率,以謀後事。至於西川之兵,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主公麾下猛將如雲,何必過慮?”
文翰一聽,遂稍定了幾分。議席隨即散去,各官紛紛退出大殿。
文翰依田豐之言,讓大軍休養半月。而在這其間,馬超早已趕到安漢,張任見文翰在錦竹未有動靜,想他麾下大軍定是處於休養,忙趁此時機,令嚴顏、李嚴二將各引三千兵馬攻取東川與西川交界附近的城縣。
半月後,文翰麾下各部兵馬休養完畢。而在這半月內,文翰先後得知,西川兵馬向東川與西川交界附近的城縣出兵攻取,半月內已奪去了東川三分之一的地方。
文翰焉會與西川平分東川之地,即日整備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