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餘長看著滿滿一桌的燒烤,驚訝道。
李銘嘿嘿一笑,又讓老闆拿了幾瓶啤酒過來,道:“你死了,你胖爺也不會死,剛才只顧著喝酒,餓死胖爺了。”
餘長給了他一個眼神,讓你自己領會那種。
兩人吃燒烤時,餘長髮了條資訊給柴寧:“寧姐,吃了麼?酒局結束,我和李銘在吃燒烤。”
柴寧回覆道:“吃過了,需要我接送麼?”
餘長沉默了一下,想了想,最後還是道:“不用了,吃完,我和胖子打車回去挺方便。”
李銘雖然從不八卦,也不相信他和柴寧之間會有點什麼,但如果柴寧出現在這裡,並且還送兩人回去,那無論是誰都有可能朝著那方面想,畢竟都是成年人,智商不存在問題,包括李銘。
李銘很聰明,不然也不可能連連簽下單子,在公司站穩腳跟,只不過七竅之中,他的情竅似乎......不,根本沒開。
“嗯。”柴寧回覆了一句,接著又道:“明天我得上去一趟昆明。”
餘長本想問她去幹嘛,但話到嘴邊又沒能問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隱私和生活,如果柴寧願意講,不用餘長問,她也會告知,如果不願意講,即使餘長問了,柴寧也會拒絕告訴他。
他已經瞭解了她的性格。
“好,開車注意安全。”
接下來的三天,餘長都在宿舍看書,他比較喜歡中國的古代史,尤其是清朝、明朝、宋朝以及唐朝的歷史。
清朝、明朝、宋朝和唐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朝代,各自有著獨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吸引了史學人員研究,同時這幾個朝代對研究中國古代史,也有著深遠的意義和作用。
餘長之所以喜歡,是因為透過這些朝代的文化、經濟、制度等基本可以窺探整個中國古代史的容貌,可以幫助他了解中國古代社會各階層,不同階段的現狀和社會形態及屬性,對他的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啟示和幫助。
餘長在宿舍窩了三天,將清朝的歷史重新翻閱了一遍,加深了記憶。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最出名的是康熙和乾隆,但餘長最喜歡或者最敬佩的皇帝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而是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雍正皇帝,哪怕雍正在位的時間僅有短短的十三年。
關於雍正的皇位得來是否光明正大的問題,一直是史學家津津樂道研究的課題,同時對雍正這個人皇位的得來,史學界一直持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康熙本來要將皇位傳給十四阿哥,而在康熙駕崩前,雍正連同尚書隆科多篡改了詔書,將十四阿哥改為了四阿哥,從而繼位。
一種觀點,康熙本就要傳位給雍正,沒有什麼篡位之說。
餘長個人比較贊成第二種觀點。
康熙兩立兩廢太子胤仁後,心灰意冷,為了防止這些皇子為了爭奪皇位,骨肉相殘的局面出現,將立儲詔書寫好,懸掛於乾清宮,等他駕崩後,才能開啟詔書。
康熙採用這種方式立儲的本意是不想看見骨肉相殘,但最終還是出現了‘九子奪嫡’的局面,而晚年的康熙看著這種局面,痛心疾首,卻又無力迴天。
最終四阿哥胤禛即位,史稱雍正皇帝。關於雍正篡改詔書的觀點,後來被史學界證實是站不住腳的。
為什麼?
因為清朝的詔書都是用滿文和漢文同時書寫,雍正光改漢文或者滿文都不成立,因為字跡,筆畫等都不一。
雍正皇帝是一名工作狂,在位的十三年,可謂殫精竭力,死而後已。有人說他是被累死的,餘長比較認可這種觀點。
據統計,雍正在位的十三年中,幾乎每天工作的時間可以達到7個時辰,也就是我們說的十四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