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威力大且射速快,重要的還是其可以用邊三輪機動,也就是機動起來速度很快。
然後越軍又事先構築好防炮洞或是防炮工事,其迫擊炮用最快的速度打完一、兩發炮彈後,馬上就機動進防炮洞。這時我軍的炮火才成片成片上來……結果都炸了個空。
在知道這些的時候我就不由感嘆,這還真應了那句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幾千年來,戰場上類似這樣的見招拆招一遍又一遍的不斷上演,而且將來還會繼續進行下去。
只不過還有句話叫“戰術上的勝利彌補不了戰略上的失敗”。
越鬼子的佈局始終是小了點,他們雖然在戰術上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對付炮瞄雷達的方法,但在戰略上卻沒有一點長見,還是像以前一樣被動的跟著我們的步子走。
就像這次我軍對者陰山發起炮襲一樣,越軍第一時間就將駐守在老山一帶的步兵調了一個營過來……一個營的兵力對我們來說似乎太少了點,但對於在兵力上已經是捉襟見肘的越軍來說已經是不少了。
同時越軍另外又加緊從各地組織兩個連隊的民兵增援者陰山……越軍是希望萬一我軍進攻者陰山的話,他們的這些兵能夠為他們爭取一點時間,但是這恰恰就給了陳依依這支先遣隊一個很好的機會混進了者陰山。
“狸貓入洞。”這是在當天晚上我收到的一封電報。
這封電報是輾轉從陳依依那發來的。
之所以說“輾轉”,是因為這個情報需要經過好幾道步驟……就像之前所說的,越軍擁有蘇聯援助的無線電偵聽裝置。我們擔心的是,如果讓這些裝置偵聽到者陰山發出的不明資訊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對者陰山進行排查而給陳依依等人帶來不必要的危險。
所以陳依依等人雖然帶有步話機。但她們在第一時間就把步話機給掩藏在者陰山一個秘密位置而不使用。
這個情報的傳達,則是她們成功混入者陰山後透過向山下的戰友發訊號。然後再由戰友轉換位置發出的這個訊息。
從此我們就與陳依依等人徹底的失去了聯絡……確切的說,這也並不是失去聯絡,而是為了避免暴露事先就計劃好的不聯絡。
簡單的說,就是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她們做她們的任務,我們做我們的準備。直到最後一刻才會透過步話機進行傳遞我們所需要的情報,比如越軍指揮部的位置、索降點的位置等等,可想而知,到那時就算越軍意識到者陰山可能混有中國特工也來不及了。而這一個月。陳依依及其帶領的一個班的偵察大隊的戰士,將徹底的融入到越軍的生活裡。
第一次炮擊一共進行了三天。
不管怎麼樣,這三天的炮擊可是打得我軍心情暢快,不管是炮兵還是步兵。
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們壓著越鬼子打,另一方面則我軍以往並沒有像這樣的有事沒事可以朝越軍陣地胡亂開炮。正如之前說的,出於節省軍費的原因,我軍炮兵偵察員如果上報可疑目標不存在的話,那還會因為浪費炮彈而受處分。
而現在,咱們卻像是炮彈多得沒地方放似的動不動就朝者陰山方向打上一通炮……這白天打晚上也打,就連越鬼子都被我們給打慒了不知道我們要幹什麼。
如果有一天。越軍知道我們這樣打炮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打掉者陰山上的植被的話,只怕越軍指揮官都要一口鮮血噴到天花板上了。
在三天斷斷續續的炮轟過後,這天凌晨四點我軍的炮聲就突然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