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如果能在這個部位再炸燬一輛坦克……那這峽谷就可以說是真堵死了。
然而一切似乎都已經太遲了,還沒等陳依依來得急回答,就見拐角處拐出一輛坦克,一輛帶著推土鏟而且還推著一堆土的坦克……他它一邊往前開一邊用推土鏟前的土將小河填滿,在拐過拐角之後“轟轟”照著峽谷就是一通炮。
是煙霧彈,這時我才知道原來煙霧彈都是這坦克發shè的。
很快峽谷的後半段也浸沒在一片煙霧中什麼也看不見,我只得無奈的下令道:“任務取消!燃燒彈上……火箭筒準備!”
很明顯,越軍坦克有夜視能力,這時候就是敵暗我明,想要靠近它或是在它鼻子下安裝炸藥包那基本就是找死。
現在我能做的,似乎就是利用燃燒彈影響越軍坦克的夜視能力,之後再發shè火箭筒。
只是火箭筒也不見得有用,這下我只是死馬當作活馬醫罷了,現在至少戰士們還會記得越軍坦克的大慨位置……
幾枚燃燒彈投出去後峽谷拐角處很快就冒起了一團火光,但是這火光對付起這帶有推土鏟的m60效果似乎並不好,因為火光才燃起不久……那一鏟的石土很快就壓了上來……於是剛燃起的火頭霎時就滅了一大半。
也許有人會說,這越鬼子剷車的石土是從哪來的?這是峽谷不是?而且還是狹窄的狹谷……
先不說這狹谷的兩壁就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因為這工程車填上了小河,原本僅能容一輛坦克透過的峽谷……這會兒有許多部隊都能讓兩輛坦克並列前行了。於是,對於那些石土,這些工程車完全可以做到接力……也就是一部份工程車不斷的把石土往裡推,而最靠前的一輛坦克時進時退不斷的把土石往前填。
客觀的說,幾輛工程車要做到這樣的協同並不容易,特別是這峽谷空間不大而且還得在夜視儀下cāo作,但越軍的車手那一個個都是常年為炮後開拓陣地的,個個都是駕駛的老手,互相之間也很有默契,於是才能在這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接著隨著幾聲驚嘯,三枚火箭彈就朝著峽谷拐角處飛去。
但是戰士們完全是憑著感覺發shè,再加上火箭筒那實在不敢讓人恭維的jing度,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幾枚火箭彈要麼打在坦克殘骸上要麼就打在石壁上,而我們甚至連越軍坦克都沒看到!
這時候越軍坦克炮就跟著響了……因為燃燒彈的火焰已經大多被石土壓滅,所以我們面臨著刀疤那個排幾乎一樣的命運:火箭筒發shè的軌跡很快就被越軍夜視儀偵察到,接著便用坦克炮照著火箭筒的位置亂轟一陣。
再加上有煙霧彈的掩護,越軍坦克上的機槍手也冒出頭來朝著我軍陣地方向一陣猛掃……雖說他也看不見我們的位置,但坦克炮因為在夜視儀的指導下是用目標的shè擊,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跟著坦克炮的shè擊位置打就成了。。
於是峽谷內霎時就一陣飛沙走石的,我軍戰士完全就被壓在巖洞裡無法動彈。
更讓我有些無力的是……原本我以為越軍要把小河全填上少說也得花上一段時間,畢竟越軍工程車協同再好那也得運上同等體積的土石才能把這小河給填上不是?而且越軍開上來的都是中型坦克,那土石要是填得不結實,很有可能就會因為承受不了坦克的重量而陷在其中無法動彈……話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正合我意了。
然而我沒有想到的是……越軍似乎並不需要這樣做,他們對小河的填充僅限於繞過成為障礙的坦克殘骸,接著那土石堆很快就拐了一個彎又回到了小路上。當然,為了方便坦克的前進,越軍工程車還特意在小河與小路的轉折處預留了相當大的一片空間。
後來我才知道,這空間不只是為了方便坦克前進,更是為了讓越軍能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