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
在處理他的問題時候為他求情的人幾乎沒有,落井下石的反倒是不少。就連在蘇聯肅反最激烈的時候,不惜冒著自己也同樣被抓起來的風險,為蘇軍保留下不少才華橫溢將領的那位副國防人民委員,以及現任總參謀長也都沒有為他說過半句話。
在加上之前作為大本營代表去前線督戰失敗的經歷,那位暴怒的蘇軍統帥直接將這位倒黴的前軍械部長從元帥,一口氣降到了中將,並打發到中亞軍區做了一個手頭炮兵七拼八湊也不過兩個團的炮兵司令。
如果不是看在當年在察裡津並肩作戰過的老戰友情份上,恐怕他的一顆大星會直接換成蘇軍少將標誌的兩顆小星。甚至有可能會被找一個不是藉口的藉口,如蘇德戰爭爆發之初的那些倒黴蛋一樣,被送上軍事法庭槍斃或是打發到西伯利亞去搬石頭。
這位因為過於因循守舊,讓蘇軍相當一部分優秀的新式武器夭折的蘇聯元帥,這次卻是栽了一個大跟頭。雖說沒有像楊震知道的歷史上被直接降為少將,但卻從此脫離了蘇軍高層,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再上過戰場。先是中亞軍區掛了一個有名無實的閒職,後來被調到西伯利亞軍區當了一個副司令。
除了那位倒黴的前元帥之外,楊震此舉引發的另外一個後果就是,蘇聯人對拉各賓設計局和蘇軍總軍械部的嚴格審查。開玩笑,蘇聯人自己都不知道有這麼一款新式加農炮,那個遠東地區該死的中國人是怎麼知道的?
出現這種問題,一定是總軍械部和設計局內部有叛徒、中國人的特務和敵對分子。不僅一定要查,而且一定要徹底的清查。將那些隱藏在偉大的蘇聯紅軍內部的敵特分子,一定都要徹底的清除出去。
結果就是楊震得到了這款優秀火炮的圖紙和一批現有裝備,而這款優秀火炮的總設計師以及他帶領的設計班子,除了兩個人經過嚴格審查之後被派到遠東協助抗聯生產之外,其餘的通通被抓緊了內務部的監獄。
楊震在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沒有想到自己這一手會導致了這款效能優異的火炮,會比他原本知道的歷史整整早了幾個月量產。因為在這件事情犯了主觀錯誤的他,一直以為這款火炮早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就已經開始量產了。
他壓根就沒有想到,這款火炮實際上是在今年年底才開始生產,大規模裝備蘇軍還是明年的事情了。更沒有想到,一位蘇軍元帥的命運在自己手中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還有一批蘇聯的優秀火炮設計師,會因為自己而蹲了監獄,甚至很多人被槍決。
這件事情後續影響還不僅僅如此,甚至還延伸到了幾年之後,抗聯引進其他蘇制武器方面。尤其是在抗聯引進蘇制d一式一五二榴彈炮、d四四式八十五毫米加農炮生產技術的時候。
被楊震搞的有些神經質,總是疑神疑鬼的蘇聯方面,幾乎楊震每一次提出來引進那款武器,總是在事後伴隨著對該武器設計局,或是生產工廠來一次徹底的大肅反。從總設計師到一般的技術人員,甚至工人都是懷疑的物件。
殺來殺去,間諜是一個沒有抓到,蘇聯反倒是損失了不少優秀的武器設計師。這次拉各賓將軍在那位蘇軍總參謀長力保之下僥倖的保住了一條命,但是他手下的設計班子卻只剩下幾個人,其餘的人都被內務部逮捕之後隨意按上一個罪名槍決。
除了火炮設計局,就連遠東軍區都跟著吃了瓜落。負責肅反和反特的遠東軍區內務部長,被召回莫斯科之後一去不復返。軍區情報部長被逮捕之後,未經任何的審判便由莫斯科下令直接處決。就連科瓦廖夫,也差點沒有牽連進去。在完成談判之後即被召回莫斯科,很長時間才得以返回。
如果不是楊震再三要求,抗聯對蘇交涉只認他和那位遠東王阿巴那申克大將,恐怕這二位也保不住自己的腦袋。至於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