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兵,一天的時間就能熟練掌握。但其射速極高這個最大的優點,卻也是最大的缺點。
一個戰士配備的四個彈匣,加上槍身上自帶的彈匣,共五個彈匣近一百八十發子彈。如果沒有補充即便是採取點射的方式,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這次下隧道偵察,吳德秋所帶的這個排的戰士,每個人在身上的帆布彈藥袋上還額外多帶了兩個彈匣。即便這樣,也沒有能堅持兩個小時,便消耗了所有的彈藥。
將手頭上已經耗空所攜帶彈藥的衝鋒槍放在一邊後,吳德秋將手中的快慢機插回腰帶。撿起身邊的為數不少的繳獲的日軍九七式手榴彈,給每一個戰士都發了幾枚。同時自己拿起一支日軍陣亡士兵丟下的三八步槍,壓上了一排子彈後,對著身後的戰士道:“每人一支步槍,一百發子彈。”
“注意,以排槍的方式射擊。遠了用槍打,進了給我用手榴彈招呼。總之就是一句話,在援軍趕到之前,就是用牙齒咬,也絕對不能放日軍越過這道鐵門。不過有一條,你們給我記住了,絕對不能和鬼子打白刃戰。”
“現在鬼子明顯是投鼠忌器,既不敢使用輕重機槍掩護,也不敢動用山炮和擲彈筒。我們固守在這裡,還能佔到一些便宜。如果一旦和鬼子打近戰,我們這點人手還不夠鬼子塞牙縫的。鬼子一次衝鋒就能把我們耗光。”
“你們不用瞄準,以班為建制組成三列橫隊,就排在指定位置。咱們這次和鬼子晚點新花樣,來上一把老式的佇列式作戰,給他們來上一個三段式作戰。以一班和三班各配屬一挺輕機槍組成火力壓制隊。一班先開火,等打完了上膛的子彈後,三班再開火,堵住一班拉槍栓、退彈殼和壓子彈的時間空擋。”
“將手頭上所有的手榴彈無論是我們自己造的,還是繳獲的小鬼子香瓜似的手榴彈,都集中到二班的手裡面。二班,你們的任務就是鬼子那裡人多,就朝那裡扔手榴彈。記住,不要向散兵丟手榴彈,我們現在沒有那麼多的資本可以lang費。”
“還有所有的人不用瞄準,只管將你們的槍口對著鐵門開槍就是了。鬼子那邊是空蕩蕩的隧道,沒有任何掩護。要想奪回這間屋子,在不敢開火的情況之下就只能硬著頭皮衝。在這種自己送上門來的情況之下,你要是還想精確瞄準,那就是傻子。記住,咱們現在需要的不是精確射擊,而是火力密度。”
部署完自己的作戰計劃,吳德秋輕嘆了一聲道:“可惜咱們縱隊配發的是木柄二型手榴彈,要是像我在軍區直屬偵察營用的一型手榴彈該多好。那傢伙威力,殺傷力也大。最大殺傷半徑足有三十米。按照鬼子現在的情況,一枚過去就可以殺傷一片。”
“可惜,那個傢伙威力太大,除了殺傷鬼子之外,弄不好將自己也炸了。除了老兵以外,沒有人敢讓新兵使用。投彈距離不超過四十米的,也別想用。今年會戰打到一半,部隊乾脆在補充手榴彈的時候,一律補充二型的。一型手榴彈現在只配發軍區幾個直屬作戰部隊和各部隊直屬偵察部隊使用,一般的部隊不在配發。”
吳德秋說的那種大威力手榴彈,都是老兵出身的這些警衛排戰士自然都知道。那種手榴彈你的臂力要是不夠,不能扔出三十米那還是想都不要想了。以免誤傷自己,以及連累你的戰友。
不過警衛排都是老兵,將手榴彈投擲出三十米的距離自然不在話下。而在隧道這種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下,也是這種大威力手榴彈發揮威力的最佳場所。所以對於吳德秋的這番感慨,所有的戰士都深有感觸的點了點頭。
只是可惜,日軍留給他們感觸的時間並不多。當戰士們剛剛按照吳德秋的戰術安排,重新調整好部署之後,日軍新的一次攻擊又開始了。這次日軍調整了戰術,將散兵線拉的很開不說,還發起了波次攻擊。
只是在隧道這種寬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