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六章天下數分
十月,秦王以韓信功高為由,食關中十縣。晉為徹侯,加封太傅銜,依周禮賜予九錫,出入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鬯等酒中器物皆同天子。韓信才剛剛滿月的兒子因為其有王室近支血脈,故而被封為武陽君,獲封食邑千戶,儀同王子。
韓信自入駐關中以來,一直低調行事。“上將軍”之職只不過是軍中殊榮,並沒有具體的職權,而國尉之職並非位列三公,只是太尉的替代品,論品級猶在丞相和御史大夫之下,僅與九卿並列。至於所封爵位,不過是咸陽之戰後得封的關內侯,甚至不如曾經的章邯和王離。
韓信顯然並不在乎這些虛職,他深知秦人以軍立國的道理,所以緊握軍權,其他的都是無足輕重之事,若是像趙高一樣太過飛揚跋扈,反而會召來流言蜚語。
不過這一次韓信卻出人意料的大肆封賞自己,他無疑是在透過兒子出生之事在向秦人釋放一個訊號,同時也在試探秦人的反應。
在秦國並無公爵之封,徹侯已經是商鞅指定的二十四等軍功爵中最高的封賞。秦國曆史上並不缺乏獲封徹侯之人,比如名將司馬錯、白起、王翦,以及後來的章邯、王離等人,都因為軍功卓著或者政治需求被封為了徹侯。但這些人都只是簡單的將軍而已,在政治上並無建樹,所有榮辱皆有秦王一人而定。
韓信卻是個例外,他不但手握全國之兵,更在朝中勢力根深蒂固,依附著眾多,就連丞相公孫弘、御史大夫白龐都與他關係不淺。更有贏可監國公主的身份在此,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秦國大多數人都是隻知韓信,而不知秦王贏義。
不管韓信願意不願意承認,他已經是秦國實際上的國君了,他已經沒有了退路。試想他若是步登基為王,那長大後的秦王如何能容得下一個能輕易決定自己生死的人。他必然也會像子嬰一般奮力一擊,以奪取回失去的王權。
就算韓信肯放下權勢,退隱山林,甘做周公第二,秦王也一樣不會放過他的。這就是帝王之術,只能進,不能退,退則粉身碎骨,身死為天下人所笑。
韓信的試探不但沒有激起秦人的激烈反對,相反上表勸說秦王贏義禪讓王位的奏疏竟源源不斷,擁立的呼聲在朝中此起彼伏,人人都有爭先恐後,唯恐擁戴之功被他們分去。更搞笑的地方郡縣的官吏竟然報來吉兆不斷,渭縣縣令報來“霞光滿天,有黃龍出於井口”,甘縣縣令報來麒麟現世。
種種呼聲不斷,韓信迫不得已只好親自出面澄清,朝中擁戴的呼喊聲才漸漸消去。
韓信還不想取代秦王,至少不是現在。在統一之前,他非常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這就必須要和保王黨勢力妥協,而贏義就是他們的中間平衡點。若是成功平定關東後,那時候韓信的聲望一定能再上一個階層,那時候登基即位,便是天命所歸,名正言順了。
公孫變法後的三個月裡,秦國利用這寶貴時間裡迅速的將體制變革,去除了重重弊政,讓舉國上下為之振奮。休整兵戈備足糧草後,擺在秦國面前的自然就是出兵函谷關了。
此時的關東,項羽再數攻齊地後無功而返,又得到楚南皆反、江東危矣的訊息後,便被迫撤兵回國,以季布為大將軍,領大軍南下平叛,楚軍出九江,與彭越之叛軍戰於彭澤,大敗之,彭越驚走,季布率大軍追三百里才收兵回營,彭澤之東的楚地也被項羽的楚軍收復,江東之危解除。
戰敗後的彭越這才意識到楚軍的jīng銳遠非手下這些倉促成軍的流寇所能比,便徹底的放棄了正面迎擊楚軍的念頭,轉而將衡山長沙二郡的地盤jiāo由鬥氏掌管,他自己令部下分為幾股,深入楚地大江南北之地,以旗號為令,襲擾楚軍的後方。
不得不說彭越對游擊戰是個天才,他的機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