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槳推進(螺旋槳為四葉銅槳,直徑較小,只有76厘米),設計常行航速13節。艦內除容量230噸的煤艙和210噸的淡水櫃外,並無其他大容積的貨艙設計。(7)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到,“通濟”艦因為最初的設計要求不高,除了艦體材質外,各項配置均較低。在甲午戰爭後,二氣缸蒸汽機、13節航速這樣的引數已屬非主流,可能正是注意到這點,北洋海防才僅僅想將其改作練習艦,而沒有去動升級成巡洋艦的念頭。
見習生在“通濟”艦6寸口徑主炮位上的留影。
財力窘迫的福建船政設計這艘軍艦時,根本沒有考慮相關的武備配置問題,北洋出錢領養之後,直隸總督王文韶表示所需武備將“由北洋運配”。根據清末海軍時代的檔案顯示,北洋為“通濟”選配的火炮包括阿姆斯特朗6英寸40倍口徑速射炮兩門、克虜伯120毫米35倍口徑速射炮五門、哈乞開斯57毫米口徑單管機關炮七門、哈乞開斯37毫米口徑單管機關炮八門,此外另配有毛瑟步槍和中國造五連發步槍各四十支,總體火力較為兇猛。之所以直隸省能夠在短短時間內湊撥出如此數量的速射艦炮,推測大部分屬於李鴻章在甲午戰爭期間應急向國外購買的武備。(8)
上述火炮從直隸省運至船政,根據火炮的安裝需要再由船政對“通濟”船體做必要的改造。從後來展現出的具體形式看,“通濟”艦火炮的安裝方式較為老套,和船政的“開濟”、“廣乙”級巡洋艦類似。雖然採用了首尾樓佈局,但並不在首樓甲板上沿船體中線佈置前主炮,而是把兩門6英寸炮分裝在首樓之後主甲板兩舷的大型耳臺內,以獲取可以同時向艦首方向射擊的效果。“通濟”的副炮也大量使用耳檯布置法,從安裝主炮的大耳臺向後到尾樓之間,主甲板兩舷各加裝兩座小型耳臺,分裝四門120毫米克虜伯速射炮。剩餘的一門120炮則裝在尾樓頂部甲板上充當尾炮,這一方式和“開濟”級軍艦如出一轍。北洋運送來的大批哈乞開斯機關炮,被用於見縫插針,填補主副炮火力顧及不到的真空地帶,諸如首樓頂部甲板、兩舷耳臺之間的舷牆上,都裝有這類火炮。
“通濟”艦上的指揮建築也和“開濟”、“廣乙”級軍艦的佈置方法相似,在兩座6英寸炮耳臺之間的主甲板中部設有一座裝甲司令塔,司令塔上方建一層飛橋甲板,上設木質駕駛室,駕駛室頂部另有一層甲板。軍艦後桅附近設有一間海圖室,上設露天指揮台,裝備羅經等航海儀器,臺下近旁佈置備用人力舵,共同組成軍艦的備用指揮、操舵系統。
民國時代某次操演中,水兵在操作“通濟”艦的120毫米副炮。
“通濟”的各項建造工作在1896年下半年完成,當年9月15日,“通濟”艦整飾一新,新上任不久的船政大臣裕祿率領船政官員登上軍艦,由船政軍官王以彰指揮操作駛出馬江進行航試。“通濟”出海後,在馬祖島附近進行測試,測得輪機每分鐘84轉的速度下,軍艦航速為11。5節,雖未達到設計目標,船政方面表示“再用上等白煤,每點鐘當能行十三海里”,遂告航試成功。(9)
當天傍晚,“通濟”駛返馬江,王文韶派來的原北洋海軍“平遠”艦管帶李和從船政接收了軍艦,成為“通濟”艦首任管帶,艦上共配官兵250人。一切交接結束,“通濟”便鼓輪北駛,開往天津,與此前調往北洋的船政軍艦“福靖”,以及北洋海防剛剛接收不久的外購軍艦“飛霆”、“飛鷹”,成為了復興海軍的奠基石。
希望之舟
甲午戰爭結束時,天津水師學堂、頤和園昆明湖水師學堂以及威海劉公島水師學堂各有一班學生恰好畢業。因為海軍編制被撤銷,這批新進的海軍人才頓時無用武之地。1896年“通濟”艦北上來歸,王文韶即命令所有上述學堂畢業生和往屆未分配的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