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4/5頁)

,到處都是興奮的臉和熱情的問候聲。校長和學校職員早在學校綜合大廳內迎候學生和家長,相識的學生和家長相互打著招呼、交談著,說著暑假裡的趣事。一些心急的孩子催促著家長趕緊去跟新老師見面。

我女兒在學生登記臺上找到自己的學生登記單,上面有相關資訊:姓名,年級,學生ID號碼,班主任老師名字,教室號碼等等。

女兒期待著與新老師見面,但更期待看看新班級裡有沒有相識的老朋友。

美國小學班級分配製度和我們熟悉的中國小學分班制度有所不同。

中國小學生的分班,同學之間相對比較固定,除去轉學,插班,學生的組成幾乎沒有太大變化,所以,對中國學生來說,“同班同學”是一個使用率很高的詞彙。

美國學生則不然,在他們的詞彙概念裡,幾乎就沒有“同班同學”這個概念,所以英文Clas*ate

(同班同學)在美國人的語彙裡屬生詞、冷詞,幾乎就沒人用。記得剛到美國的時候,跟美國大學生說起這個詞的時候,人家都楞一楞,眼珠轉轉,然後會意:啊!同班同學,明白了!臉上是對外國人說英語表示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美國人的表情令我不瞭解美國行情的我費解,等熟悉了美國生活之後,我終於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了:原來,人家不習慣說“同班同學”(Clas*ate),人家習慣說“校友”(Schoolmate)。

美國公立學校從小學開始,便實行一種非固定同學的分班制度,具體說起來是這樣的:就是所有的同年齡的學生,在就讀同一學校期間,其班級同學的組成不固定,每年更換。比如說你在同樣一所學校上學,一年級你與這些同學是“同班同學”,到了二年級,班上有隻有幾個熟悉的老面孔,大多數同學都被交換到其它班級去了,到了三年級,又有一些新面孔被交換過來,五年小學讀下來,你幾乎和全年級所有的同學都曾經同過一次班級,這種情況下,“同班同學”的概念被“校友”替代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美國小學採取這樣的分班制度與美國的社會環境不無關係。美國是一個多元化社會,各種族裔、各種膚色、帶有各種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融,如何維持社會文化的多元性,如何打破因膚色、族裔、文化以及宗教不同造成的樊籬,如何讓孩子們從小就適應社會的多元化,如何引導他們學會包容,學會交流和適應,是美國的教育工作者早就考慮的問題,因此,美國小學的分班制度,從某種角度折射出這個國家的教育理念。

美國小學不固定學生的分班方式,從客觀上促使孩子從小就學會並適應與不同族裔的同學交朋友,不侷限小團體交流範圍,而是鼓勵孩子們嘗試不同模式的交流方式,採取開放自由相結合的溝通渠道,同時鍛鍊自己適應新環境,接觸新人、感受新事務的能力,美國人非常強調的所謂munication(交流)能力,美國人把與人交流溝通能力劃歸為情商範疇。

家裡有上學的孩子,使得我不得不花點心思琢磨一下美國教育體制,除此之外,我家先生也是在美國讀的博士,因此,我對美國的教育體制的某些特點有所瞭解。

很多中國媒體報道說美國孩子上學輕鬆,玩著就上了等等,在我看來,這是媒體誤導中國讀者,讓大家以為美國教育不重視學生智力開發,只倡導所謂快樂教育。老實講,這些媒體報道,只報道了其一沒報道其二。對美國教育體制,只看到表面現象,未吃透精髓。

要讀懂美國教育的內涵,其實只要思考幾個問題就可以融會貫通。別的不說,只要我們問一問:當今世界統領科學技術的國家是誰?問題立刻迎刃而解。

美國憑什麼統領世界科學技術?憑人!憑哪些人!當然是美國人!什麼樣的美國人!比爾蓋茨是

最新小說: 網遊之我有一箭可弒神 NBA:冠軍之王 最強領主:我,天使與亡靈之主 網遊:開局滿星賬號,爆殺全服 路法歸,遇端木! 夢幻西遊:簽到打卡就能無敵 遊戲女尊 一天一模擬,硬控亂世一百年 穿越00後動漫融合的世界 網遊:從被逼女裝到自願女裝 請叫我腐爛 網遊之大陸征服 SAN值歸零後我成了高危BUG 寶可夢真實 畫渣又怎樣?我靠神筆一路躺贏 文明:從不死族到太空死靈 我不是賤聖 我成了二週目BOSS 王者:執掌AG,我是抽卡冠軍! 開局選擇亡靈:我有ss級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