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
來回激射地子彈在身邊拉出一道又一道代表死亡地紅線。馬蘇德毫不在意。多次地戰鬥培養出來地本能已經讓現在地他變得無比靈活地強悍。
阿富汗人的槍每響一次,差不多就有一個俄國士兵倒下。
自從他們來到這一地區,把先進的戰法和武器帶給了阿富汗人後,這裡的作戰情況,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以刀劍短斧標槍等冷兵器作為主要武器,僅有少量舊式槍炮(花紋鋼槍管的燧石槍?!)的阿富汗人,學習新式戰術的能力之強,也是讓他事先沒有想到的。
一個驚慌失措躲避流彈的俄國士兵居然愣頭愣腦的闖到了馬蘇德的隱蔽處,當他靠近的一瞬間,馬蘇德想都沒想,抽出了那柄據說刀柄是海獺牙做的花紋鋼彎刀,閃電般地切在了對方的後脖頸處。
誰讓你把後背露出來了,不砍你老子手癢癢。馬蘇德在心裡恨恨地想著。
沒有用槍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想浪費子彈。
他也和那些許許多多正在戰鬥著的阿富汗人一樣,彈藥並不多。
這個年輕的俄國士兵可能根本沒有想到這裡會隱蔽著一個致命的敵人,他接接實實地捱了這一刀之後,居然還能轉過身來,向前走了兩步之後,才摔倒在地。
斯拉夫人的體格之壯,確實令人驚歎。
帶著溫熱的鮮血濺到了馬蘇德的臉上,他只是習慣性的用舌頭舔了一下嘴邊,飛快地收刀入鞘,向前跑開。
俄軍的人數太多,以他們這些人,是不可能加以消滅的,不被人家消滅了就不錯了。
俄軍為了對付阿富汗游擊隊,一般採用的都是“趕豬入圈獵”戰法,經常給阿富汗人造成極大的傷亡,在馬蘇德他們這些“外援”到來後,阿富汗人也學到了對付的辦法。
那就是,小隊穿插,分散突擊。
俄國人找不到阿富汗人的主力,註定要陷入“有力沒處使”的尷尬境地。
面對人數和火力都處於優勢的俄軍,馬蘇德剛才沒有下令後撤,而是讓大家分散開來“頂硬上”,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藉著夜色的掩護,從俄軍的包圍圈當中突出去。
在馬蘇德看來,俄軍的指揮官居然在天快要黑了的情況下漫無目地的起進攻,簡直不可理喻。
阿富汗人對夜戰並不陌生,俄國人
遠了。
對於俄國人的愚蠢和狂妄,他現在可是又有了新的體會。
他一邊不斷地更換著隱蔽地點,一邊不停地找機會向俄軍射擊,看著一個又一個的俄軍士兵帶著驚恐的表情倒下,他的心裡充滿了殺戮帶來的快感。
不知過了多久,天色漸漸的完全黑了下來,但今晚的月亮分外的圓,月光也是分外的明媚,可是讓馬蘇德很不爽的。
這樣月光明媚的夜晚,在他原來那個時代,本來是戀人們花前月下談情說愛卿卿我我時候,但現在對他來說,卻是一點“美妙”的感覺都沒有。
如此明媚的月光,能見度太高了,並不利於他們突圍的行動。
而俄國人只要小心一些,就會比較容易的現他們。
阿富汗人的槍聲停了,但馬蘇德仍然能夠看到,俄軍士兵倒下的身影。
阿富汗人開始用他們熟悉的標槍了。
一個俄國士兵似乎現了突然出現在面前的一個阿富汗游擊隊員,他笨拙地舉起了手中的步槍,想要用上面的槍刺攻擊面前的阿富汗人,可還沒等到他完成這個“拼刺”動作,阿富汗人的長刀已經劈開了他的腦袋,俄國人的身子晃了晃,居然還站在那裡不動,阿富汗人飛起一腳,將他踢倒在那裡。
幾個俄軍士兵聽見了響聲,一邊開槍一邊朝這裡撲來,阿富汗人躲在了大樹後,撿起了俄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