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馬建忠的這個看法,和孫綱現在的想法不謀而合。
孫綱在處理完公務之餘,便和已經是全國商業總會副會長的愛妻馬說了自己的想法。
“你這個主意不錯,現在實行起來應該沒什麼阻力。”馬聽了他的想法,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說道,“但關於這些中國的企業的管理體制,我恐怕得提醒你注意一下,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不管是軍用的企業,還是民用的企業,全都白搭。”
“管理體制又怎麼了?你們商貿集團的企業不都辦得好好的嗎?又出什麼岔子了?”孫綱聽了她的話不由得一愣,立刻追問道。
她的北洋商貿集團可是自己的“金庫”,要是管理方面出了岔子,麻煩可就大了。
“我們那裡倒沒有,我只是想說,你一天眼睛都盯在軍事方面,應該適當的注意下經濟方面的事了。”馬忍著笑“諄諄教導”他道,“政務院八大參政裡面你最年輕,只要不出岔子,老頭子的位置將來一定是你的。”
“先別想那麼遠,不要跑題,”孫綱有些著急地說道,“快說,管理體制是怎麼回事?我這方面所知不多,你可得多提醒我。”他嘆了口氣,有些“可憐”地看著愛妻說道,“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我現在輕易犯不得錯誤的。”
馬告訴他,中國現在的企業在管理體制上,其實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必須進行改革,不然的話,再多的新企業出現,也會因為管理體制的問題“窒息而亡”。
中國現在的好多至關重要的新興企業,大部分都是以“官督商辦”的形式在運作,而這種形式下產生的管理體制,是根本無法使這些企業得到真正的發展的。
馬說的話立刻提醒了孫綱,讓他馬上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和癥結所在。
關於中國企業的管理問題,可以說歷史久遠,十分複雜,對中國曆代封建王朝來說,都是一個很不好解決的問題,到了近代,這個問題就變得更加突出了。
收錄的所有作品均由熱心網友免費上傳分享!
(四百零七)斷髮易服
(四百零七)斷髮易服在清代晚期的中國,由清朝政府投資的官辦製造局和造船廠因為直接關係到國防,所以沒有尋求私人資金和交由私人辦理,但後來出現了“官督商辦”的執行模式,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還是以農業經濟為主,國庫根本沒有大量的能夠轉化為興辦大型企業的閒置資金,所以無法把重要的工業部門組成類似西方的“國家壟斷”形式,而且這些新興企業需要專業管理和技術才能,這些是當時的中國官員所根本不具備的,因此,“官督商辦”的執行模式應運而生。'中文'
馬告訴孫綱,中國企業目前的這種執行方式和西方的企業完全不同,西方的企業多采用股份制,透過召開股東會議選出董事會和全體高階職員,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滋生**現象,而中國的“官督商辦”企業則不是這樣,“官督”不可避免的導致宮員們和企業的經理人員爭奪利潤,並造成企業權責不清,“商辦”的民間經理人員對此感覺到不滿,會一點點的喪失經營企業的興趣,而且“官商爭利”的行為減低了民間投資者的投資熱情,讓企業失去民間資金的支援。這樣一來,企業往往很快的就喪失了前進的動力,最後陷入破產倒閉的絕境。
而孫綱的北洋船政局為什麼會經營得很好,是因為孫綱一心為國家和海軍著想,沒有和這座國營企業的經營人員“爭利”的緣故,而馬的北洋商貿集團則完全採用西方地股份制經營模式,是完全意義上的“商辦”,所有的人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所以生意才一直蒸蒸日上。
馬說,在現在的中國,凡是還堅持“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的企業現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