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被稱為“佐世保外海之戰”地海戰。又以中國海軍地勝利而告終。
在這場中國人的第一次海空協同作戰中,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水上飛機首次參戰,使飛機這種新兵器在海戰中嶄露頭角,這場海戰的詳情很快傳遍了世界,雖然孫綱自己知道這場海戰的意義和對未來海戰方式產生的深遠影響,但在現在,甚至包括現在世界上許多海戰專家在內,並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認識到這一點。
這幫外國人注意的,則是另一方面。
因為這一次,外國的好多評論家對北洋“護岸艦隊”這次的表現頗有微詞,相反的,對俄國水兵的表現則大加褒揚,讓這次海戰的指揮者劉冠雄鬱悶不已。
“海權論”的作者馬漢“大神”就說,“這次海戰是中國和日本的那場大東溝海戰的重現,在這次海戰中,中國人充當了自己原來對手的角色,而俄國人反過來扮演了原來中國人的角色,中國人以九艘巡洋艦圍攻俄國兩艘大型巡洋艦,然而卻未能將俄**艦完全消滅。考慮一下戰鬥結果,可以說,這次海戰尚處於勝負未決之間。總之,總計一萬七千噸的裝甲艦兩艘,完全可以對抗半裝甲艦五艘以上。這幾次海戰的事實證明,少數大型軍艦,可以勝於具有同等或以上噸位的多數小艦。而且在一個號令下統一的兵力,比把指揮權分散為若干的兵力為強,這是適合戰鬥原則的。這個結論並不是從狹隘的意義上妄加推斷,而是多少加以考慮即可辨明的。我寧可要一萬噸的一艘,而不要六千噸的兩艘。我們的先人曾以七十四門炮的軍艦一艘,戰勝富里蓋特型軍艦兩艘,從道理上講都是一樣的。”
“中國的海軍指揮官用快速巡洋艦組成的艦隊空襲防守堅固的海港,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戰績,但是對俄國人的傷害並不是很大,相反,在擁有優勢的中國人面前,俄國人的表現非常出色,不但成功的吸引住了中國人的注意力,為受到重傷的友艦提供了逃跑的機會,而且在海戰中給所有的中**艦都造成了損傷。而對中國人來說,以全部軍艦圍攻兩艘俄**艦,而讓本已經受重傷的米寧號巡洋艦逃脫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喪失了本來唾手可得的勝利,對比中國人後來取得的戰果,這一點就表現的更為明顯了”
“最後,我想就大炮裝甲的優劣再做一下說明。戰鬥中中**艦的大口徑速射炮沒有能夠穿透俄**艦的裝甲,這不僅加強了認為裝甲艦才是海軍兵力的中堅的論者的論點,而且足以促使苦心焦慮研究大炮、裝甲間優劣問題的人們的注意。然而回顧一下其結果如何,則正如我等多數人公平預測的那樣,當大炮在試驗場進行射擊試驗時,經常是成績優異的。但裝甲則證明在實戰中,遠比在試驗場有更大的抵抗力,即裝甲在此次海戰中,更加啟發人們瞭解到它從來未被世人所知道的真正價值。”
你知道嗎? 的彈窗廣告是每30分鐘才出現一次。
(三百三十八)再打俄國人一次
象馬漢這樣的專業人士居然沒有注意到飛機在海戰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也很是讓孫綱感覺到奇怪的。
但孫綱仔細一想,又聯想到馬漢在後來的一些著作中對潛艇的忽視,他現在會有這種表現,其實是很好理解的。
思維的慣性,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改變的。何況,馬漢雖然是一個天才,但“天才”一旦成“聖”,恐怕不但會害了別人,也會害了自己。
不過這樣一來,孫綱倒也不用擔心其它國家注意到飛機和潛艇對海戰方式的影響了。
在列強不注意的情況下,中國偷偷加大對這些新銳兵器的研究力度和戰術運用,在下一次戰爭到來之前,中國仍然可以佔有一定的先機!
到目前為止,因為自己事先處置得當,此次中國面對俄國的大舉入侵,在海陸兩個戰場都取得了重大勝利,可以說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