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內有一萬三千石,我清點過了,和賬冊一致,那麼糧食總數量應該是準確的。”
李延慶點點頭,三萬四千石糧食,足夠他的軍隊食用一年,他又問道:“可有草料?”
“有上好的大麥以及黑豆,另外存放了一座大倉庫,和糧食沒有關係。”
“別的呢?”李延慶又笑問道。
“別的就是盔甲、弓弩、箭矢、盾牌、火油、火器之類。。。。。。”
“還有火油和火器?”李延慶有些興趣地問道。
“是前幾次朝廷兵敗留給梁山軍的戰利品,好像梁山不太喜歡用它們,滿滿堆了一座倉庫,有些年頭了。”
“還有什麼?”李延慶又不露聲色問道。
“還有就是錢和白銀,庫存錢十一萬貫,白銀八萬五千兩,賬冊是這麼記錄的,我大概看了看,應該差不多,出入不大。”
莫俊取了一錠白銀遞給李延慶,“都是溪口礦坑官銀,十兩一錠。”
“這些銀錢正好用來賞賜軍功,我回頭和各指揮使商議一下,具體看看怎麼分配。”
李延慶的興趣還在火油、火器上面,他快步來到放置火油和火器的倉庫,這是一座孤零零的大型倉庫,距離其他倉庫有一段距離,這也是為了防止火器爆炸波及別的庫房。
庫房是用青石砌成,高約五六丈,非常結實堅固,裡面用木板一隔為二,一半用來存放火油,另一半則存放火器。
李延慶先看了火油,都是朝廷標準的容器,一隻只大木桶,五十斤一桶,上面封有標籤,大約有兩千桶左右,很顯然,這些火油根本就沒有使用就被梁山軍完好無損地繳獲了,這讓李延慶不由暗罵一聲。
他隨即又看了隔壁的火器,火器種類不少,主要以火箭為主,還有火鴉、火蒺藜、火、霹靂炮等等,另外還有幾百桶火藥,所有的火器都佈滿了灰塵。
李延慶更關心火藥,他吹掉火藥桶上的灰塵,一桶一桶地細細檢視,看到最後,他終於發現了尚沒有混合的硝粉、硫粉和碳粉,各有十幾桶左右,這讓李延慶大喜過望,他的十五枚震天雷已經用完了,雖然他有不少火藥,但手頭的火藥配方不行,他必須要按自己配方製成的火藥,在齊州和壽張縣都沒有找到原料,沒想到居然在鄆城縣發現了。
李延慶連忙對莫俊道:“回頭我給先生一張鐵殼圖紙及火藥配方,煩請先生在城內找幾個鐵匠以及火藥匠替我製作震天雷。”
莫俊笑道:“找鐵匠很容易,我們後勤士兵中就有,但要在這種小縣城內找火藥匠,我估計找不到,火藥工匠只有京城的火藥窯子作坊才能找到。”
“也罷,不用火藥工匠,我找幾個心腹士兵給先生,按照配方比例自己配製吧!我和王貴都曾親自配過,應該不難,回頭我把王貴找來指導一下,他有經驗。”
莫俊點了點頭,欣然笑道:“我先去收集一些生鐵,爭取今天就開始著手配製火藥。”
。。。。。。。
宋江是在次日下午才得知李延慶攻下了鄆城縣的訊息,這個訊息對於宋江而言,無疑是五雷轟頂一般。
梁山的安危他其實並不太放在心上,那裡是晁蓋的輝煌,在某種程度上,宋江還恨不得一把火燒了梁山,徹底將晁蓋和梁山軍割裂,但鄆城縣就不一樣了,那是他的根基,他的老父親還住在縣城內。
整整一個下午,宋江都將自己獨自關在大帳內,不準任何人來打擾,入夜,吳用來到了宋江的大帳前,他看了看帳內低聲問道:“將軍還不肯見人嗎?”
親兵搖搖頭,“將軍誰也不見。”
吳用覺得有些好笑,既然鄆城縣那麼重要,那為何只派三千人駐守?而且還下了梁山烽火必救的嚴令,這不就給敵軍實施調虎離山之計創造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