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朱由校在祭祀完孝陵後,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空閒,更何況,他來南方也不是來逍遙的。
雖然朱由校透過強力手段與文官作對,並基本擺脫了文官的控制,但文官在這個統治體系中還是佔據著優勢地位的,而與文官本來相制衡的武官卻依舊與文官是隸屬關係,大明絕大多數的武官依舊被文官壓制著,也導致武人缺乏鬥志,奴性太重。
而要改變這種幾百年來形成的習慣,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朱由校要做的就是一步步的重塑武官的地位,對於武官與文官並駕齊驅後是否會導致軍閥出現的問題,朱由校並不擔心,因為代表新興武官階層的禁衛軍都是跟國家利益掛鉤的。
而這些在國家資本中佔有份額的武官們只要不斷對外擴張才能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推翻皇帝搞亂天下只會讓他們得不償失。
朱由校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以帝王之尊祭拜中山王徐達!
這個決定,朱由校最初只是朝魏國公徐弘基提及過,但群臣真沒想到當今皇帝陛下會真的要親自祭拜徐達。
徐達在大明功勳卓著,堪稱第一武功臣,且還與皇室有點親戚關係,所以朱由校祭拜徐達倒也無可厚非,文臣也沒反對。
雖然有人已經意識到朱由校這是在有意拔高武官地位而提出中山王徐達雖與國有功,但遣派重臣代祭即可,何必由陛下親勞。
但朱由校自然是不同意的,雖然祭祀這樣的事不算大,但如果是自己這個帝王親自祭祀這不僅僅昭示著自己在有意重塑武臣的地位,同時也讓勳貴們也同樣意識到自己這個集團也正在慢慢的被皇帝陛下重視。
更何況,自己只是瞻仰,主祭者是徐弘基。
徐達被朱元璋賜葬於鐘山,與孝陵同屬於紫金山下,倒也不遠,朱由校還著內閣大學士李明睿親自撰文為在祭祀當日為徐達再立了一道神道碑。
同時,傳命翰林院組織專人編寫徐達傳記,且要求以白話文,章回體形式是最好的,這樣也才好天下百姓能看懂,看明白,熟稔國朝的英雄好漢也是加強思想教育的一個措施之一。
以翰林院這樣的官方機構來組織力量編寫名人傳記(小說體裁)算是迄今為止以來,朱由校首開的先河,也不僅僅是為了宣傳英雄式人物也有要賺錢的意思。
翰林院這種屬於社會科學研究性質的機構不能只靠朝廷的補貼活著,翰林院那些博學多才但又不通俗務的學究們也不能讓他們老這麼一直窮著,所以弄個出版性質的文化產品賺點錢也是好的。
《大明開國元勳:徐達傳》翰林院版在半年以後面世,當月印發三萬冊,卻只銷售出去兩千冊,但後因人們發現這《大明開國元勳:徐達傳》不是陽春白雪般的文言文,而是誰都能聽得懂看懂的白話文,而且故事寫的也有趣,本就擅長寫生太祖滿屋紅光這類想象力豐富情節的翰林院們寫起小說來其情節精彩度也不亞於民間那些說書的,甚至手法更為誇張。
如此一來,這類傳記在第二個月時突然銷量就大增。
第三個月,預先刊印的三萬冊全部脫銷。
翰林院不得不擴大印刷規模,甚至不再靠內部官員吏役而不得不對外招募工匠,以滿足百姓們對這類讀物的需求。
不過也由此可見,大明百姓的精神世界是有多麼空虛,水滸這些完全不能滿足他們的娛樂需求,當代的英雄人物故事無論是代入感還是熟悉感以及親切度都要強得多,因而也就更受歡迎。
翰林院掌院學士徐光啟見此乾脆上疏請旨將大明其他善終沒有被朱元璋後來否定的開國元勳也拿出來做傳記寫評語。因為這個賺的錢是對自己有好處的,所以這些翰林官員不但不反對,反而大加贊成。
只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從一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