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在權勢上的打壓與人格上的侮辱,為了不讓武官過分壓抑從而生出反叛之心,就要用豐厚的俸祿來籠絡武官,讓他們沉溺於享受榮華富貴,不會反叛朝廷。
簡稱養豬。
這六等州制度就是用於此處。
比如都督州就提供一個親王專用的正二品都督官額,官稱是【使持節都督某州諸軍事、某州刺史】或者【某州(大)都督兼某州刺史】。
而實際的一州長吏的差遣名目是【知某州軍府事】和【通判某州軍府事】,這是提供給文臣做事情掌握實權的職位。
規劃嚴密且相當繁瑣,一個人能做的事情,愣是要兩三個人甚至三四個人來做,然後一個州需要提供三四份俸祿,以此籠絡人心,贍養朝官。
這一點上宋人就做的更加聰明,雖然對武官在權勢和人格上進行打壓,但是給足夠的榮華富貴,相比之下高麗就做的很差勁。
王晛也學習宋朝苛待武官厚待文官,結果做得太過火,惹得武官無法控制怒火,最後發動兵變,把文官宦官殺得一乾二淨,最後王晛自己也死了,直接開啟了高麗的百年武人專政。
而蘇詠霖既不準備打壓武官,也沒有相關的需求,留著這些制度只會增加額外的吃白飯官員的數量,徒增財政困境——
他正好需要增加足夠的法律方面的官員數額,所以保留這些無聊的制度毫無意義,就乾脆的一刀切,全部裁撤,給未來的辦事幹員騰空間。
於是他宣佈所有行政州一律設定為刺史州,所有州級長官一律為州刺史,沒有額外稱謂。
六等州制度廢除,寄生於六等州制度上的所有官職名目全部砍掉,一個不留。
這對於群臣來說自然是一個重大改革專案,群臣心有慼慼。
但是砍掉了吃白飯的武官冗官員額之後,蘇詠霖當然也沒有對文官更加溫柔,他要一視同仁。
武官有六等州制度幫忙養著,文官也有耗費極大的相關待遇政策。
比如【官職不代表職掌,拿到差遣才算是能掌權辦事,否則就是個吃白飯的吉祥物】這一現象就是這一政策的直接產物。
要說重文輕武也就算了,偏偏對文官政府也是百般限制,一件事情明明只要一個職位一個官員來做,偏偏搞出官職和差遣之分,一個職位養好幾個人。
一個專門負責辦事的下級甚至找不到能夠直接領導他的上級,面對諸多繁雜的命令不知所措。
這種權責不分的情況也只有宋朝能發生。
現在這樣的情況在南宋依然存在,在金國相對較好一些,雖然採取宋制,但是大部分只保留了名目,沒有保留實際,儘管如此,冗官的情況依然不少就是了。
這一點,當時耶律成輝都和他有過詳細的描述,講述金國行政方面的困境以及完顏亮對這些困境做出的一些改革——該說不說,完顏亮還是個富有進取精神的改革家。
可惜遇到了蘇詠霖這個要革他的命的人。
而現在,蘇詠霖決定繼承完顏亮的某些做法,要做的就是把名目和實際都給砍掉。
他決定取消金宋以來官職名目與差遣之間的區別,把原先的文職虛職全部罷黜,所謂的知州、通判之類的差遣名稱也一概取消。
什麼官職做什麼事情,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和冗官。
刺史就是一州行政首腦,就是負責一州行政事務,沒什麼知州通判之類三三兩兩奇怪的名目。
縣令或縣長就是一縣行政首腦,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冗官員額一刀切,互相鉗制的手段可以利用權力制衡來達到,無需增加毫無意義的冗官員額。
新的國家不養吃白飯的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