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我看報紙上說,公司估值都有十個億了。」
林誠嘗了一口,一杯就沒了。
都是一口杯。
他這剛一口喝完,唐新民就又是倒上了一杯。
「差不多吧,這幾年電瓶車市場越來越大,總得賺點錢的。」
唐新民熟練的把弄著茶具,言談之間,淡然自若,十個億八個億的,似乎根本就沒放在眼裡。
所謂的「北陽十三太保」到了今天,其實早就成了一個笑話。
因為唐新民的體量,和其他十幾家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可以說,現在的北陽工業區,都是以唐新民的新民電動車為中心,包括林家的工廠在內,都成了他的零配件供應商。
「考慮做汽車?」
林誠突然問了一句。
唰!
瞬間,唐新民的臉色就變了。
「從哪聽來的訊息?」
他停下了泡茶的動作,而是第一次認真打量起了眼前的「小屁孩」。
「一輛電瓶車才多少錢?兩千,還是三千?」
「可一輛汽車,便宜的五萬八萬,貴點的十萬二十萬,頂上幾十輛電瓶車。這都還沒到豪華車的價位,如果能做出豪華品牌的話,一輛車就是幾十萬了。」
林誠侃侃而談。
「不愧是高材生啊,你這想法都跟老唐想到一塊去了。」
方彩華打著圓場,親自動手泡起了茶。
耳濡目染之下,她的泡茶手藝比唐新民都強多了,而且賞心悅目,真有那麼幾分茶藝的味道。
「你接著說!」
唐新民的臉色舒展開來,泛起一抹笑意,「唐叔想聽聽你的意見。」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爸媽結婚那時候,都叫『三大件』,或者『三轉一響』。反正不管怎麼說,結婚總得有一輛車,那時候,那輛車還是腳踏車。」
「後來嘛,到了九十年代,有些家庭條件好了,開上了摩托車。當然也有更好的,像唐叔都開上四五十萬的皇冠了。」
林誠提起了往事。
「是啊,你爸媽結婚那會兒,還是找我借的車。」
對面的唐新民臉上,流露出幾分懷念。
他不是北陽最早辦廠創業的人,卻是最早一批發財的人。
那時候靠著到處倒騰,尤其是到北邊跟毛子做生意,沒少賺錢。說白了就是投機倒把,多半還有些走私的勾當。
資本的原始積累,沒幾個是乾淨的!
那時候的北陽縣,紅綠燈都沒幾個,而唐新民卻已經開上了進口的豐田皇冠,四十多萬一輛的豪車。
那場面,那氣派,別說是在北陽縣,就算是去省城,去天海,那都是倍兒有面的大老闆。
回頭率比現在的法拉利都要高多了!
「國家的經濟在不斷發展,我們老百姓的收入也在不斷提升,不可能一直騎兩個輪子的車,總得換上四個輪子的。」
「就像美國,遍地都是汽車,人人都開汽車。18歲成年了,第一件事就是去考駕照,考出來就去買車了。」
「到時候,我們國內的汽車市場得有多大?一年得賣出多少輛車?不是幾百萬,而是幾千萬輛!一輛車按十萬算,一年就是幾萬億的市場!」
林誠一番話,說得連方彩華都有點心動了。
之前,她是一直反對唐新民進軍汽車業的。
投資太大,風險太大。
別說是唐新民現在十幾個億的資產了,就是再加個0,一百多個億砸進去,在汽車業裡也就是起了個頭而已。
造車,等於梭哈!
相比之下,林正龍賭球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