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餓了?”
“回家。”
畢月心下無力,也有點兒後悔沒將孩子們給崔大姐照看,帶他們出門確實不方便。其實說到底,還是怕麻煩人家。
畢月把著方向盤望著前方,她此刻更想劉雅芳。
孩子們四五個月都能抱到成都,那時候她一點兒也不覺得是累贅,不就是因為有爹孃在跟前兒幫著拉扯一把嗎?有人幫差挺多事兒呢,唉。
倆寶發現媽媽沒回話,還挺會看眼色,以為是不高興了。
小溪不敢唸叨回家了。
小龍人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
“媽媽,等會兒我也想下去溜達溜達。”出來小半天兒了,竟在車裡乾巴巴坐著了,好無聊。
兒子的一句話,說的畢月立刻心軟的一塌糊塗,回身抱這個親那個,摸著兩個孩子臉蛋商量:
“那行,媽不給你們鎖車裡了,媽也不放心。但咱們得說好,不能亂跑,一定要扯媽媽的手。無論去哪都要聽話,累了就要告訴我,不能發脾氣,好不好?千千萬萬跟住媽媽,行嗎?那咱拉鉤鉤。”
狹窄的車廂裡響起兩個孩子興高采烈的童言童語:“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媽媽?按戳。”
“好!”
畢月胳膊挎著皮包,包裡不僅有一沓子錢,還有孩子們會用到的衛生紙和手絹,而倆孩子脖子上一人挎一個小水壺。
拽媽媽衣角走道的,扯媽媽手緊跟步伐的,倆小大人兒看起來乖的不得了。
“大姐,這個塑膠浴盆多少錢?還有更大尺寸的嗎?呵呵,他倆愛玩水,太小不行。對了能送貨嗎?”
大姐很熱情,拿出個繩子建議:“我給你綁腳踏車後座上。”
畢月又帶著倆寶穿梭在大街上。一會兒跟這個商家說兩句:
“有壓的那種熱水壺嗎?那種家裡有,只想買壓的,我家孩子們自己就能倒水了。”
一會兒又問:“噯?你那兩個塑膠小板凳多少錢?給我來個紅的,啊,小溪不要啊,那粉色的,另一個來藍的。是,我閨女事多,兒子憨厚。”
一會兒又買其他的也得問幾句。挨排逛下來,她也說的口乾舌燥。正用她兒子小水壺喝水呢。
零七八碎的,畢月裝滿了吉普車,連午飯都是帶著倆寶在外面吃的麵條。
等著最後帶著倆孩子去取現做的窗簾時,已經是下午三點了,倆娃明顯走不動道了,也因為中午沒睡覺看起來困頓沒精神頭。
不用別人覺得孩子們可憐,畢月都覺得她家這倆是小可憐,就這一小天時間啊,感覺給倆寶面板都吹黑了,所以格外態度好,要雪糕也給買了。
賣窗簾的小媳婦,之前畢月來訂做選樣子時,她還挺羨慕,挺納悶的用地方跟幫工的大姐嘮嗑道:
“咱縣裡什麼時候來了這麼個大姑娘?誰家的?以前怎麼沒見過,估計是來走親戚的,穿的可真好。”
可等過了幾個小時來取窗簾,畢月的形象都給這賣窗簾的小媳婦看傻眼了。
身後背一個,前面抱一個孩子,胳膊挎著黑皮包。邊走道身上還邊帶響聲,像電話聲在包裡響,卻顧不上管那響的動靜。
身後的男童手裡攥著化的直趟湯的雪糕,似睡非睡的模樣還堅持著不閉眼睛跟女人喃喃說話:“媽媽,電話。”
而前面的小丫頭抽抽小臉,賴賴唧唧揉眼睛快哭道:“啥時候回家啊?媽累了。”
女人站在縫紉機旁,沒來得及問做好窗簾了嗎?第一時間哄孩子道:“累了媽這不抱著呢嗎?再堅持一下哈。”
女娃娃說出的話,讓做窗簾的小媳婦都動容,就覺得寧可多做活交罰款也想要個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