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那頂“寬沿軍帽”——就是牛仔帽——在一邊候著,待玉兒退開,即上前替慈禧戴上,然後繫好帽帶。
他的手指劃過御姐光潔嬌嫩的臉龐,細細地攏好了女人鬢角的秀髮。
四目相交,女人清亮而火熱的眸子裡,波光瀲灩,似乎尋不到一點雜質。
關卓凡抑制住內心的衝動,輕輕地放下了明黃面紗。
*(未完待續。。)
第一三零章 上天註定
搭著關卓凡的胳膊,慈禧走上了上層甲板。
極目天際,朝霞如火,萬物描金。
御姐眯起了眼睛,深深吸了一口初冬清晨涼爽的空氣,止住了微微昏眩的感覺。
昏眩的感覺不僅僅來自陽光燦爛,更因為巨帆已經半張,如雲欲蔽日,盡染成朝霞,在桅杆上豎起了一隻只巨大無朋的火炬。
慈禧在心底深深嘆息了一聲。
“冠軍號”將士,已在左右舷側列隊,有華有洋,一個個身著雪白制服,雙腿微開,高挺胸膛,背手而立,釘子般地紮在甲板上。
見到聖母皇太后在關爵帥陪同下現身,值星軍官大吼:“敬禮!——”
“刷”一片響,列隊海軍官兵,並足舉手,然後高呼:“烏拉!——烏拉!——”
“冠軍號”前艦橋的樓梯旁,丁汝昌、杜立德、喬百倫、柯烈福、海曼奇、狄克多等一眾中、美、英海軍高階將領,已在肅立恭候。
這個時代的軍艦的“艦橋”,還算真正意義上的“橋”,和我們熟悉的高高聳立的“橋樓”形象是大不相同的。
“艦橋”之謂,源於明輪蒸汽艦船時代。“明輪”安裝在艦船左、右舷外側,上覆“輪罩”。所謂“艦橋”,就是連線左、右兩個“輪罩”的、架在半空中的一條工作通道,同時兼觀測、指揮之用,真正是條“橋”。
進入螺旋槳時代,龐大臃腫的“輪罩”連同“明輪”一起消失,“艦橋”的形制也跟著發生了些許的改變。有的長度縮短。不再連線左、右兩舷。有的擠在上層甲板的側舷火炮和煙囪之間,形成圍繞煙囪的、架在半空的工作、觀測、指揮通道。
不過,“冠軍號”的艦橋,和明輪蒸汽艦船時代的艦橋,幾乎一模一樣,就是連線左、右兩舷的長長的“高架橋”。前艦橋架在兩根巨大的煙囪之間,後艦橋架在中桅和後桅之間。
購買“冠軍號”的時候——那個時候還叫“翁貝託國王號”,關卓凡曾試探著問英國人。這個“前艦橋”,可不可以前移到煙囪和前桅之間的位置?
關卓凡有此議,是因為他覺得前艦橋設在兩根菸囪之間,一來,煙囪遮擋視線;二來,在兩根巨大的煙囪之間來來去去,總是有那麼點“心障”。
“冠軍號”的煙囪,在前桅和中桅之間。
答案是不可以:這麼幹,會影響前桅的帆、纜的設定和運作。
咳咳,慚愧。慚愧,我太不專業啦。
此時。“冠軍號”前艦橋周圍,已經按照戰鬥條例碼好了沙袋,但艦橋上邊,卻是“冠軍號”全艦唯一未嚴格按照戰鬥條例準備的地方,和戰鬥無關的物件,不但沒有減少,還大大增加了:鋪上了紅地毯;艦橋的左端,還設有鐵藝桌、椅——都用螺絲牢牢地固定在艦橋上面。
這自然是為了給聖母皇太后休憩之用。今兒出這趟海,來回要花上好幾個時辰,除了舉行“閱艦式”和“海上分列式”之外,不能叫聖母皇太后一直站著看風景啊。
這也不能叫“違反戰鬥條例”,因為真正戰鬥的時候,聖母皇太后是不可能呆在“冠軍號”上面滴。
其實,“冠軍號”上,還有更加講究的“看風景”的地方,那是位於艦艉的“陽臺甲板”,是專供艦長和高階軍官休憩的地方,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