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有北方盟友,一個叫做契丹的部落國家作為盟友,提供強大的騎兵,過往的戰爭中,新羅和百濟都深受其害,如果讓高句麗獲勝了,取得了大唐的北平城,從而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對於新羅和百濟來說絕對是災難性的,新羅王不會那麼蠢!
把這個事情說出來,秦瓊三人頓時覺得,自己坐在新羅王的位置上,也絕對不會答應這種事情的發生,更何況高句麗的三國和中國漢朝時期的三國是不一樣的,中國三國是同宗同文同血脈,這國家的國民的親戚就在那個國家裡面,高句麗三國不一樣,互相沒有文化和血脈上的認同,所以他們完全不會考慮到什麼民族上的問題,只會考慮自己的國家的強大與否。
這就是蘇寧最大的依仗,唐軍可以分出一萬兵馬北上北平協助張儉防禦北平城,按照之前的戰略謀劃建立犄角防線,阻止高句麗軍團進一步突入,而另外一萬兵馬就要在有膽有識的人的帶領下突入高句麗本土,在高句麗本土做一場極為危險的生命遊戲。
最後做出的決定是,秦瓊帶著長孫沖和李伯瑤率兵一萬去北平城,協助北平軍抵抗高句麗的正面進攻,而蘇寧和薛仁貴兩個人則帶著一萬兵馬依靠海軍渡海,直插高句麗本土,直接往高句麗如今的國都長安城而去,一提到這個蘇寧就來氣,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居然也敢把國都的名稱稱作是長安城,簡直是想死!
蘇寧想起了麥克阿瑟的那場極為的仁川登陸戰役,把金太陽打的屁滾尿流,如今高句麗的國都長安城也就在現今的平壤城區附近,雖然不是一座城,但是就是那麼個意思,以前的國都叫平壤城,但是那個平壤城大概是漢朝時期的樂浪郡,後來被高句麗吞併的漢四郡的最後一郡,而如今的這個長安城,才是現今朝鮮的平壤城地區。
其實登陸朝鮮的戰役也不是馬克阿瑟第一個打的,就算是如今的蘇寧打算這樣做,那也是後輩了,早在漢武帝時期,著名的海軍將軍楊僕就曾經率領海軍陸戰隊渡海直擊朝鮮半島,雖然因為內部紛爭原因而未盡全功,但是依舊是中國海軍史上非常光輝的一筆。
既然那場戰役沒有被太多人記住,那麼,就讓我來打一場足以被後人記住的搶灘登陸戰役吧!(未完待續。。)
七百七十五 兵分兩路(下)
蘇寧的戰略目標的確得到了秦瓊的贊同,但是秦瓊同時也根據他過去的經驗對蘇寧提出了警告:隋文帝楊堅發動的第一次戰役和隋煬帝發動的三次戰役,一共四次討伐戰役裡面,每一次隋軍都是水路兩軍並進,更有來護兒這樣的大將率領水軍大破高句麗的事情,所以高句麗的水軍也是擁有一定的戰鬥力的。
大唐設立海軍的訊息高句麗人肯定知道,如果我們貿然的動用還沒有訓練成熟的幽州海軍,萬一慘敗,是擔負不起這個責任的,不過蘇寧搖搖頭,對於此事表示不必在意,大唐的新式武器已經初步成功,這一次如果可以的話,就可以試驗一下這新式武器的威力,好好兒的給高句麗人喝上一壺!
另外一方面,蘇寧的文書很快地傳達到了縱橫部內,杜如晦對蘇寧的想法比較贊同,立刻按照蘇寧的要求寫了國書,命令飛騎以最快速度將國書交給蘇寧,並且透過秘密渠道通知新羅國內的血滴子探員和血花,讓他們準備好相關的事情,偽造一下相關的檔案,使得這些熟悉新羅的血滴子和血花可以派上用場。
具體的情況蘇寧並不清楚,蘇寧正在忙著調動幽州海軍這支尚且還不夠成熟的海軍,這一次蘇寧覺得現在大唐的三支海軍和另一個時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