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能忽視的是,糧食都不夠吃了,都沒有足夠的土地和人手去種植,那麼哪裡能有足夠的土地和人手去種植生產足夠人們食用的芝麻油呢?芝麻油這種植物油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作為奢侈品,和動物油一樣,芝麻本身不貴,但是榨成了油,就不是尋常百姓消費得起的了。
主食尚且不能保證產量,在古人的眼裡,何談發展副食?或許那些皇帝大臣們都沒有注意到,他們吃一頓飯所需要的糧食數量和普通百姓吃一頓飯需要的糧食數量有什麼樣的差距,副食品的大量生產和保證供應,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緩解糧食危機,糧食,並不是唯一的食品。
大唐已經接受了以稻米為主,土豆為輔的糧食基本生產格局,肥沃的土地種植稻米,貧瘠的土地一年一個輪換種植土豆,保證大唐的百姓不會餓死,但是這需要的產量何其多也?現在不缺乏,可是人口一旦上漲,糧食危機必然出現,那個時候,低生產力和高需求量之間的矛盾將無法調和。
但是油這樣一種非常重要的副食品,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直到宋朝物質生產極大豐饒的時代,中華歷史上最富裕的時期,油這個東西才真正的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但是價格依舊不便宜,吃一頓帶油的東西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油還是屬於上層統治者的專享。
沒有足夠的土地和人手去種植油料作物,光靠動物油,可行嗎?蘇寧現在可以用大豆製作醬油,也有製作大豆油的方法,但是大豆油在這一時期是不存在的,豆子被普遍用來做豆腐,哪有榨油的?大豆產量嚴重不足,根本無法做油,醬油製作的紅燒菜系列也一直都是味仙居當中價格最昂貴的菜系。
沒有產量,沒有意識,人們還停留在動物油才能吃的思想時代,芝麻這個東西被很多人忽視,根本不當做油料作物,也沒有人意識到油要是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對於大唐而言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
可是,要在這個時候推廣目前僅有的兩種可以榨出食用性植物有的作物在大唐的種植,難度很大,需要的不僅僅是土地和人手,還有大量資金的投入,從開始種植到食用油誕生,這中間需要注意很多問題,光是擴大生產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蘇寧還需要很多的時間,一個火藥就被弄得手忙腳亂,更別提推廣種植大豆和芝麻了。
這需要讓事實說話。
要讓大唐知道,植物油的存在會帶來什麼,會給大唐帶來一場什麼樣的食品革命,可以省下多少糧食作為儲蓄,為更多的人口出生做準備,從一個人出生到成為可用勞動力,需要十多年的時間,這十多年裡面。大唐用什麼去養育他們呢?鼓勵生育的律法已經在研究當中。一群精英吵得一塌糊塗,最大的阻礙就是儲備糧食的不足,說到底,糧食不夠。
目睹了大量的動物油之後。蘇寧才產生了要大量推廣植物油的想法。動物是有限的。要靠動物油養活人們的話那大唐境內的所有動物都要滅絕了,植物油才是王道。
在牛進達率軍前往峽谷佈置戰場,蘇寧率軍制作燃燒罐的同時。這個想法逐漸的完善了,一場屬於植物油的革命即將展開,帶來的好處自然是顯而易見的,必須開發副食品,開發更多的副食品,無論是糖還是油,都是副食品,他們的出現,也會減少百姓對於糧食的需求,糧食的富裕,才是人口增長最大的保障,否則,生出來了也要餓死,然後出現易子相食的慘劇。
燃燒罐製作很快,一個燃燒罐只要一分鐘左右就可以製作完畢,為了爭取時間,製作好一批運送一批,最後一批由蘇寧率領直接趕往峽谷地區,而在蘇寧抵達之後,牛進達看著這麼多的陶罐,就愣住了,拉住蘇寧詢問道:“三明啊,你這是在弄什麼啊?這麼多陶罐罐是幹什麼用的?咱們是來打仗啊!”
蘇寧笑道:“這就是用來打仗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