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福利和工作條件的做法也十分不滿,甚至還動了發動政變的念頭,希望把德國改造成為一個象英國那樣的真正的立憲制國家。
當然,就客觀原因來說,1871年的德國憲法確實存在比較大的漏洞,那是俾斯麥留給自己的後門,可現在首相已經故去,那後門也就成了大漏洞被凸顯出來。
即,國家的最高權力在誰的手裡,當國王、議會和首相的意見不一致時,誰說了算。
這個問題自從1848年威廉四世國王立下憲法以來一直都是存在的,而且每逢國家面臨重大決策時都會凸顯。比如,1862年俾斯麥上任前,威廉一世國王為了透過擴軍法案曾三次解散議會,但法案還是沒有透過。不得已,他採納羅恩的意見,任命俾斯麥為首相。
俾斯麥發揮其雄辯的天才,在議會發表了著名“德意志當代的問題不是靠演說和議會多數派決議能夠解決的,……而只能用鐵和血來解決。”的演講,不過,問題依然未能解決。
議員們任你俾斯麥吹的天花亂墜,就認準了一個死理:國王不經議會同意,不得增加稅賦。
最後,俾斯麥萬般無奈之下不顧輿論的口誅筆伐,直接釋出了增稅的行政命令——就這個意義上說,俾斯麥政府是非法的。雖然普奧戰爭結束後,議會透過一次遲來的表決透過了該法案,但國家的政治結構存在重大缺陷確是不爭的事實。
不斷的有親近的官員向威廉打小報告,說普魯士國務部的幾個大佬有所陰謀,但威廉均一笑了之。
在弗里德里希大王的光環的籠罩下,霍亨索倫家族的權威會是他人所能輕易撼動的嗎?距離色當戰役的偉大勝利剛剛一代人的時間,威廉相信,德國人民不會那麼健忘,更不會那麼無腦的去廢除為帝國帶來巨大容易的普魯士王室。
後門暫且不要關閉吧,在戰爭中,**國家總是比民主國家有些優勢的。
不過,關於開放東部邊境問題威廉卻遭到幾乎所有人的反對,這倒不是東部莊園主們使了黑錢,關鍵在於無論站在那個角度,使用波蘭的廉價工人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威廉提出的,所謂侵佔德國東部農民的就業機會問題,其實是個偽問題,因為即便沒有波蘭人,東部莊園主照樣無法提供有競爭力的工資留下這些人,而根子就在於德俄商約降低了俄國穀物的進口關稅,使得東部莊園普遍利潤低微,無力支付更高的工資。
至於俾斯麥之前關閉邊境主要是出於外交和軍事方面的考慮,和限制波蘭勞工入境沒有半毛錢關係。
學術界也為此展開討論,大部分經濟學家支援開放邊境,他們站在自由經濟和資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分析,開放邊境的確是德國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不過其中還是有一些反對的聲音,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來自馬克思·韋伯博士的論文《民族國家與經濟政策》。當然,所謂的著名只是在威廉看來,因為這時的韋伯才剛剛獲得博士學位,在學術界只是一個無名小輩而已。
馬克斯·韋伯是德國20世紀最著名的政治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他被公認為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的奠基人之一(另兩位同樣是大名鼎鼎,馬克思和涂爾幹),並寫下了《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等不朽的名著。
韋伯於1864年生於普魯士圖林根的埃爾福特,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一名知名的政治家和公務員。父親的職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