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戰局,迫使義大利投降的決定性戰果都是德軍的功勞,法軍的功勞除了吸引了部分義大利陸軍外,便再無其他。
聯軍的決定性戰果,一個是來自於德軍在倫巴第的突破,北路德軍先後佔領了米蘭、帕爾馬等城市從外線對波河意軍形成包圍;另一個是來自於義大利海軍內部的叛亂——這同樣是由於德軍對威尼斯的進攻所引發。
經過一整天的爭吵,塔列郎代表法國撤銷了原本的要求,不過他希望法國在其他方面獲得一定的補償。
當最為重大的政治問題得到解決,剩下的事情便簡單了許多。
自由貿易原則被再次重申,兩西西里的波旁王室宣佈復國,這些都是既定之義。
威尼斯-倫巴第王國被承認,但是按照傳統,這個王國不設國王,由威尼斯和倫巴第議會選出的總督擔任首腦。
教皇國和撒丁-皮埃蒙特王國的邊境遵照1860年以前,而非以後——這是德、法、奧三國所共同堅持的,因為1860年後,撒丁王國獲得了羅曼尼亞,其領地首次延伸到亞得里亞海岸,相對的,教皇國則損失了該地區,而不再和威尼斯接壤。
另外,還有一個重大問題是義大利王國分裂後的國際關係繼承問題,以及經濟和貨幣問題。
按照英國的建議,撒丁-皮埃蒙特王國將繼承義大利王國原有的國家權利,比如債權債務、殖民地、國際條約等等;同時英國還建議以義大利中央銀行現有的黃金為基礎,透過一次性貶值,使現有的里拉紙幣和英鎊掛鉤,可以在倫敦自由兌換。
這一明顯偏向撒丁-皮埃蒙特的建議自然遭到大陸三國的反對。
最後經過反覆協商,決定以法國財政專家茹拉提出的財富淨值原則解決經濟方面的一攬子問題,不過撒丁-皮埃蒙特王國繼承義大利王國原本的國際地位是無須爭議的,這是實力所決定的。
義大利解體後,撒丁-皮埃蒙特王國佔有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領土面積和人口的五分之二;威尼斯-倫巴第雖然經濟總量不低,但是人口和麵積小了很多;至於兩西西里王國和教皇國由於基本上沒有工業,所以經濟總量低得可憐。撒丁-皮埃蒙特王國依然是其中最具實力的一極。
按照法國人的辦法,義大利政府的所有資產都要評估折價,然後以此來確定里拉紙幣的最終幣值。
歷史上,義大利在1866年統一後的很長時間內採用金銀複本位貨幣,並且為了維持超出國力水平的軍力,超量發行了大批里拉紙幣,這些紙幣是不能和黃金自由兌換的。吐火對已經隨著政權的解體而作廢飛紙幣不加回收,那麼勢必引發義大利地區民眾的不滿和政治的不穩定。所以,早在戰前的維也納會議的時候,德、法、奧三國便已經簡要的商議過此事,當時約定以國際貸款的方式全盤解決這一問題。
不過這一方式將涉及到軍艦、武器、國有土地一級殖民地的分配,十分麻煩。期間還會涉及到是按照納稅額度分配,還是按照人口數量或者領土面積分配的一系列難題。
所以,法國財政專家提出的資產折價評估法免去了這些麻煩,最終各國分到的財富的多少將取決於各自國民手中紙幣的數量。
這個辦法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讓利於民,那些眼看要作廢的里拉紙幣基本上可以恢復到原本的名義價格,畢竟義大利政府手裡的資源還是不少的。
海軍全部軍艦和港口設施估價1200萬英鎊,陸軍裝備500萬英鎊,北阿比西尼亞和南部索馬利亞殖民地分別作價450萬英鎊和20萬英鎊,50萬公頃的國有土地估價500萬英鎊,其他資產比如鐵路等按照區域屬地原則分配,不計入金額。
這其中,除了殖民地外,其他資產基本上反應了真實的價格水平,按照英法兩國的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