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發的難看了起來。
劉軒見這群人臉色都不怎麼樣,就覺得目的達到,揮手道:“不必再讀了,諸公覺得此事當如何決斷?”
這番話自然是問朝中文武的意見,可是眾人瞧來瞧去,發現還真沒什麼好主意。
還都?那自然是不可能的,眼下天子在長安坐鎮,治理民生、編練兵馬,儼然是要做出一番大事的模樣,事情還沒做完,就帶著一大堆人再跑回雒陽?
何況,如今朝廷勢力受限,兵馬也不多,只能先取一面,再取另一面,若去了雒陽,豈非兩面受敵?
這朝中大臣雖然都是文士,也並非是不知道兵事的,這麼多日子早就猜出了天子的大致打算,只從那種種謀劃,天子明顯是先佔據雍涼,然後以關中之地為根基,再殺回關東,最後席捲天下,恢復江山正統。
眾多文武瞧出了這一點後,對於在長安定都也沒什麼牴觸,何況長安本就是漢室都城,從哪方面來看都沒必要再跑回一片殘破的雒陽。
“還都之事,此時頗不恰當,陛下可不予理會。”
最終還是司徒王允應了劉軒的話,他瞧的出其中利害,加上又是此時朝中威望最重者,自然要他先開口。
此言一出,太尉楊彪、司隸校尉黃琬、司空張溫都紛紛應是,劉軒卻注意到太傅袁隗一直不聲不響,估計是因為聯軍中有他兩個族人,沒法開口,只得裝啞巴。
“還都自然是不行的,眼下要討論的是,何人可為雒陽令?”
漢朝制度,一縣人口過萬戶,設令,萬戶以下設長。
比如劉備現下為守平原縣令,也就是說劉備所治理的乃是萬戶以上的大縣,這級別還要比縣長高上一些。雒陽雖然是都城,但一城長官也不過是雒陽令罷了,可雒陽因為其特殊的情況,這個雒陽令還要比一般的大縣縣令牛那麼些——可入朝議事,直接向皇帝負責。
這一點就顯出雒陽令的特殊來了,這也是一些人想討要雒陽令的緣由——但是問題在於,若朝廷不在雒陽,這雒陽令就有些雞肋了,頂多地位上超然了點,實權上反而還要受制於河南尹。
有這麼多亂七八糟的關節,再加上雒陽的位置極為敏感,這雒陽令由何人擔任,還真叫滿朝文武傷透了腦筋,結果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只得出兩個人選。
“冀州刺史韓馥、北海太守孔融,可為雒陽令。”只是這兩人若任職雒陽令,似乎有點不靠譜,那等於降級任用,最後還是袁隗提了建議:“既然定都長安,當裁撤河南尹復置河南太守一職,不若以孔文舉任之以治雒陽?”
P。S:求點推薦票噻~~
第65章封賞
河南郡因為是京師雒陽所在,為了提高此地郡守地位,不稱太守,而設河南尹。
河南尹治理雒陽並周邊共二十餘縣,算的上是相當有實權的職位,只是因為京師的特殊情況,河南尹對於雒陽卻沒有什麼控制力,大的事情由朝廷諸公,雞毛蒜皮的事情有雒陽令去負責。
如今遷都長安,河南郡不再是京師所在,那河南尹也就不不能再設定了,倒是長安這地方需要設定京兆尹,不過具體人選眼下還沒有功夫去選,反正朝廷所謂的天下大事也就長安這麼點地方,還沒到需要單獨撥一個人去處理長安的事情的地步。
所以,河南郡當復置太守,治所雒陽——如果太守的治所定在雒陽,那麼雒陽令的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當值的太守自會任命信得過的人去治理自己所在的城縣。何況,他自己也住在那裡,若不想住的難受,也得用些心思下去。
至於袁隗提議的人,想來沒人不知,即便不熟悉漢末這段歷史的人,對於孔融之名也是有所耳聞的——這就是讓梨的那個,而且才學也是不俗,在當今素有名望,以他擔任河南太守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