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風與崛受傷不輕,於是收隊連夜折返長安。
一路上白吟風便將自己如何會出現在此處的因由說與秦顯聽了。原來她無意中聽到父親與卞水的屬下密謀起義之事,並說卞水已經佔據了大理王府,亦連方騰的軍中也已安排了細作拉攏人馬,只要起事,成功機率極大。並且約定說,起事成功之後兩分天下,劃江而治。她當下大驚,趕緊準備前往天朝報信,此時卻被卞水的屬下識破。對方惱羞成怒,於是一路追殺白吟風。
幸好白吟風騎的是是千里挑一的快馬,直到遇上崛回程的隊伍在途中被伏擊,眼見後面的人也已經追了上來。她索性也不逃了,乾脆加入了戰圈,與崛合圍至一處,共同禦敵。
秦顯回到長安時已是今日卯時二刻了,將崛安頓在府中,請了太醫診治,匆匆洗漱後換了衣衫。因白吟風受傷較輕,於是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傷口,便隨同入朝參拜皇帝。她將之前所述之事詳盡地講與皇帝聽了,皇帝大急,趕緊下令太尉等朝中武將派兵鎮壓。豈知那些人卻因此前皇帝支援蘇暖玉變法,大力打擊他們的勢力而耿耿於懷,竟同氣連枝地以身體不適作推搪之辭,一時之間,朝中竟無將可派。
皇帝自是勃然大怒,將那幹武將大罵了一通。
此時太尉才慢吞吞地站出來說道:“皇上,非是臣等不願為君效力,而是皇上此前的所為令臣子們寒心。
臣等出生入死換來天朝的和平安寧,難道得點封賞不應該嗎?皇上卻一味聽信蘇暖玉婦人之語,竟要千方百計折損臣等的利益。皇上,換做是您,您還願意奮不顧身地征戰沙場麼?”聲稱如要他們帶兵出征可以,但須得收回賜予蘇暖玉的免死金牌,罷免她的丞相之職。正因為她推行新法,所以才惹得諸侯不滿,方才有興兵之禍。倘若仍重用於她,難保不會按下葫蘆起來瓢,實在是防不勝防。
秦顯自是極力反對。這是蘇暖玉一直致力要做的事,豈可因故半途而廢?況且,這些鼠目寸光只顧自己利益的短視之輩,如何能理解她的一片苦心?
秦康一臉肅穆,沉默著。
太尉等人一直堅持要皇帝答應他們的要求,秦顯卻再三懇求皇帝不能動搖,說君無戲言,如何可以出爾反爾云云。
場面一度僵持,甚至有人奚落秦顯說道:“既然蘇相如此偉大,莫若請她出來,親自擺平兩邊的戰事好了。”
“你”秦顯氣得臉上青筋亂跳,明知道蘇暖玉被人擄走,居然在這裡說這樣的風涼話,真會落井下石!
太尉等人本來就在尋找機會要扳倒蘇暖玉,此時這絕佳良機,豈會錯過?於是帶頭向皇帝跪了下去,極其哀懇地表忠心道:“皇上,您看,蘇暖玉未來之時,天朝是何等的祥和安寧?自打皇上啟用她之後,生了多少風波?如今的禍事,也與她脫不了干係!臣願為皇上披肝瀝膽,但臣絕不容許這大好江山被蘇暖玉攪得一片混亂,請皇上三思!”
“皇上,忠言逆耳啊!”
“皇上,三思啊!”
“皇上”
大殿之上,跪了一排武將,人人痛哭流涕,忠勇可嘉的模樣。
“父皇,太尉的說辭實在荒謬!胡漢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如何能歸罪於蘇大人耶?”秦顯聽太尉如此誹謗蘇暖玉,氣不打一處來,跟著跪求皇帝說道:“蘇暖玉乃是神仙派來相助我天朝的,如何會危害我朝呢?父皇,此前暖玉便預料到會有人反對阻撓,曾進言讓父皇您一定要堅持不動搖。父皇,您還記得嗎?”
秦顯的言論又引來對方一陣反駁之聲。秦顯被眾人合力圍攻,朝會因此而延長了一個多時辰。最終秦顯獨木難支,孤掌難鳴,幾乎已是聲嘶力竭,將要說不出話來。
爭執不下之時,已有太監來報,說有八百里加急傳令兵啟奏陛下得知,邊關已經燃起了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