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無聊的人,會故意找點事情來刷自己的存在感。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自己與父親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
曾經那個總是喜歡圍繞在父親身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的小男孩,如今卻漸漸失去了與老爸主動問好、聊天的熱情和勇氣。
每次當我面對父親那熟悉而又略顯陌生的面孔時,心中總會湧起一股莫名的尷尬和侷促。
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不知道該如何打破我們之間那道無形的沉默之牆。
我能感覺到,那條橫亙在我們父子之間的溝壑正逐漸加深、加寬,將我們彼此越推越遠。
回想起小時候,父親總是耐心地傾聽我的每一句話,無論是天真無邪的童言稚語,還是那些充滿幻想的奇思妙想,他都會給予我最溫暖的回應和鼓勵。
可現在呢?為什麼我會變成這樣一個冷漠無情、不懂感恩的人?
難道真的是因為成長讓我迷失了方向,忘記了親情的珍貴嗎?
想到這裡,我不禁深深地自責起來。我意識到自己這種行為實在是太不地道,也太過不孝了。
父母含辛茹苦地將我們養大成人,他們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和汗水,只為給我們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而我,卻連一句簡單的問候都吝嗇給予,這怎能不讓人心寒?
不行!我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從今天開始,我要努力改變自己,重新找回那份失落已久的父子情。
哪怕只是一次簡短的交談,或者一個會心的微笑,我也要讓父親感受到我對他深深的愛和敬意。
唉,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應該怎樣合理地安排我那已經步入老年的父親今後的生活呢?
要知道,讓他整日賦閒在家那簡直就是一種奢望,因為他壓根就不是那種能閒得住的人。
回想起以前,母親也曾嘗試著讓自己在家中找點事情做以打發時間。
那段日子裡,她在家裡蒐羅出了一大堆瓶瓶罐罐,興致勃勃地用來種蒜養花。
不僅如此,家裡還曾養過雞和大白鵝,門口那塊小小的菜地更是被充分利用起來,種下了各種各樣的植物,像核桃樹、芝麻、油菜花、甜柿子樹還有無花果樹等等。
然而,母親似乎並不滿足於此,常常是今天剛把這個種下,明年又給挖出來重新種別的,就這樣不停地折騰。
但即使這樣,她最終還是耐不住寂寞,出去找了個紡織廠上班,而且工作時間黑白顛倒,只為多掙些錢補貼家用。
如今,面對同樣閒不下來的父親,真不知道該如何給他規劃一個既能充實又不會過於勞累的晚年生活才好啊!
不知為何,我的腦海之中突然湧起了這樣一個念頭: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彷彿就是為了玩耍而生的。
看著那些天真無邪、充滿活力的小傢伙們,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開始琢磨著,或許自己也該早點步入婚姻的殿堂,然後生兒育女。
畢竟有了孩子之後,可以讓年邁的父母當上爺爺奶奶,他們就能幫忙照看孩子啦。
想象一下那溫馨的場景——老父母含飴弄孫,陪伴著孫子孫女一點點長大,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走進校園接受教育。這也許正是他們所渴望的晚年生活呢!
在我的眼中,這種情況所帶來的影響可不單單只是如此。
它所能產生的作用不僅僅在於能夠讓父母切實地體會到家的溫馨以及享受那難得的天倫之樂。
與此同時,對於父母而言,這也算是一種消磨時光的方式,並且還是比打工更讓他們自願和開心的事兒。
畢竟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他們就得面對孩子無休止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