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後一個的黎明。
一陣猛烈的炮火,拉開了巴里坤最後一戰的大幕。
高亢嘹亮的衝鋒號角聲直衝雲霄,將夜空撕的大亮,此起彼伏的喊殺聲震撼大地,近萬名紅色的鐵騎,頃刻間就把凍餓交加、疲憊不堪的馬復源軍踐踏得七零八落。
“九月中的巴里坤,夜裡的那個冷勁兒,比起我們老家的冬天還要冷上好幾倍。記得當時離開肅州西出嘉峪關的時候,師裡的不少兄弟們都還在嫌怨剛剛得到的冬裝補給的實在是太早,攜帶著又實在是太累贅。可是到了哈密,尤其是在巴里坤的最後一戰中,跟馬復源那夥子回暴在露天地裡對熬了一夜之後,埋怨冬裝給的早的,帶著累贅的兄弟們再也沒有了。”
隴家禾,隴四,身為劉昌林的侍衛隊長,卻又在巴里坤這最後一戰中再一次得到了上陣的衝殺大好機會的他,一談起當年的這場“沒有太大意思”的大殲滅戰,說的最多的不是砍砍殺殺,而是卻一個勁地說起了他們的冬裝。
“為了給我們進疆的部隊準備冬裝,方面軍總部可是沒少費了心思,陝西和四川的鄉親父老,也更是沒少下了功夫,尤其是對我們這些騎兵部隊,方面軍總部簡直就考慮到了家。因為,方面軍總部給步兵兄弟們配發的是加厚了的棉衣褲和棉大衣,而我們,得到的卻不僅是羊皮的棉衣褲,就連大衣、帽子、手套和靴子,也都是一色羊皮的。外面能抗風,裡面又有暖融融的羊毛護著身子,那可真叫一個舒服。”
每每說到這裡的時候,這位隴家禾又忍不住地還要嘆口氣,再搖搖頭,“當然,穿著是舒服,是保暖,可看著的話……就不咋地了,可是不如當時左參謀長從北京隨身帶來的那種冬裝。聽說那最初先是人家教導旅,接著又是紅一軍的標準裝備,不管是衣褲和手套,還是頭上的帽子、腳下的高筒馬靴,周身上下那都是清一色的黑亮皮子,又神氣,又帥,看著就叫人流哈喇子。只可惜的是,左參謀長除去自己身上的那一套之外,僅僅就多帶來了一套,那是林主任個人託左參謀長送給我們林總的禮物。呵呵,只是林總也沒有享受到這套漂亮的衣服,因為被我們的師長賴皮賴臉地要來自己穿上了。”
“後來的情況表明,在肅州的那一個月,其實還真是磨刀不誤砍柴工。進疆之後,各部的進展都是相當的神速,當初如果沒有這一個月的全面補給,甭說是打仗,就是單憑那猴子似的天氣,也能把兄弟們都折騰趴下了。馬復源的那夥子東西就是這樣。”
而每每說到最後,這位隴家禾就會情不自禁地咧開大嘴開心地笑著,“他們進疆可是比我們早了好幾個月,但是,在這方面他們的準備卻明顯不足。其實也難怪,他們或許也想到了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可除去搶之外,他們還能依靠什麼?誰又會肯幫他們什麼?哈哈哈……”
“我們師長說了,他想親手宰了馬復源,但是方面軍總部早就有了嚴令,不到萬不得已,嚴禁他上陣衝殺。於是,他就只能叫我代勞了。只是這一次的衝殺,實在沒有當初去抓任武的時候夠味兒。你看看你面前的那夥子東西,身上花花綠綠的,穿裹著什麼的都有,一整夜熬下來,各個被凍得臉色發青,嘴唇發紫,連刀矛都快拿不住了,跟這種已經如同是叫花子似的東西動手,實在是有傷我們的名頭。但儘管如此,還是得殺……”
的確,還是得殺。對待敵人,就不能有半點兒的憐憫,東郭先生是做不得的
………【第三二三章晦氣了多時的馬本源也終於揚眉吐氣、得意洋洋地大獲全勝了一把】………
第三二三章晦氣了多時的馬本源也終於揚眉吐氣、得意洋洋地大獲全勝了一把
由七個子井一溜煙兒就跑出去小二百里,直到進入了木壘(今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才覺著必須要歇上一歇的馬本源,在稍微喘息安定了一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