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市場採取價格戰的手段。這種策略可不可能至少讓頂極的某些市場阻止競爭對手?故技重施會讓頂極的價格戰威脅變得更可信嗎?
有趣的是,頂極即使經營好幾個市場,也無法靠價格戰把對手有效拒之門外。對於這個違反常理的結果,博弈論學家把它稱為連鎖店悖論(chainstoreparadox)。
為了解連鎖店悖論,我們來看為什麼頂極可能想要在1號市場上發動價格戰。頂極利用在1號市場上的價格戰向對手宣示:
當你進入1號市場後,我就發動價格戰,所以你應該相信,不管你進入哪個市場,我都會發動價格戰。不管在哪個市場上,只要我把價格壓得非常低,你就不可能賺錢,所以你最好離我其他的市場遠一點。
雖然這段話聽起來言之成理,但不妨透過以下策略測試這個威脅的可信度。
想想要是競爭對手已經攻陷了9個市場,而且考慮向第10個進軍,情況會如何。比如,如果頂極沒有發動價格戰,而且只有在這個條件下,競爭對手才會進入10號市場。那麼頂極會不會在第10個市場上發動價格戰?不會!
頂極發動價格戰的唯一目的是要防止將來有人進入市場,因為如果在某個市場上發動價格戰,你在這個市場上肯定會虧損。假如頂極所有的市場都已經有競爭對手進入,那麼對頂極來說,試圖阻止未來的進入者就變得毫無意義。因此,所有的競爭對手都知道,假如其他9個市場都已經被攻陷,頂極絕對不會在第10個市場上採取價格戰的手段。
接著想想,頂極應不應該在第9個市場上發動價格戰?前面曾經說過,制定超低價格的唯一作用是防止將來有人進入市場。價格戰原本是為了警告競爭對手不要覬覦未來的市場,它要是這麼做,你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在這些市場上發動價格戰。但我們已經說過,頂極絕對不會在10號市場發動價格戰。如此一來,在9號市場發動價格戰便失去了意義,因為這麼做並不能讓競爭對手瞭解到,假如你的10個市場都已有對手進入,你會怎麼處理。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不管競爭對手進不進入,你都會在10號市場上制定“合理”的價格。
既然頂極絕對不會在已經淪陷的9號和10號市場上採取價格戰,那麼應不應該在8號市場上發動價格戰?就像前面所說,價格戰只有一個可能的目的,那就是讓競爭對手知道,假如它再進入其他的市場,你會如何處理。在8號市場上價格戰是為了威脅競爭對手,假如它進入9號或10號市場,你也會在這些市場發動價格戰。不過,這個威脅沒有人會相信,因為在9號和10號市場上把價格壓得非常低對你一點好處也沒有。因此,你根本不應該在8號市場上刻意採用。
這個連鎖邏輯顯然會依次類推,進而導致不管是7號、6號、5號還是更前面的市場,你都不應該發動價格戰。這個邏輯可以一直推到1號市場,所以頂極絕對不會用價格戰來防止對手進入。
以反常防止進入
裝瘋賣傻或許可以阻止對手。既然理性的生意人總是希望賺的錢越多越好,所以靠價格戰來威脅通常沒有用,因為這麼做並不賺錢。不過,要是別人認為你的目的不只是賺錢,他們可能就會相信你會降價的威脅。比如,假如別人都認為,為了在你的市場上稱霸,你什麼事都幹得出來,而且只要能成為業界龍頭(也許還是唯一的經營者),你可以制定任何價格。如此一來,採用這樣的策略便可掩蓋你賺錢的企圖。
可喜的是,假如有人相信你會笨到不惜價格戰,他們就不可能大費周章地和你競爭,因此,你根本不必用低價來危及自己的事業。
以理性防止進入
只要對手認為你是理智的,降價的威脅就無法阻止他們進入你的市場。儘管如此,博弈論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