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三和三個工匠不停地往機車上運煤,準備進行試車。
李植讓人運來了三個大型車廂,車廂裡裝滿了糧食,足足有一百多石,算下來差不多是十五噸的載重。這麼多的載重相當於二十輛四輪馬車的載荷量。
圍觀的眾人這是第一次看到蒸氣機車,一個個站在李植身後竊竊私語,懷疑這機車能不能拉動這麼多的糧食。
李興歪著頭看著這臺蒸汽機車,說道:“大哥,這車子要是能跑起來,那以後馬車就要被淘汰了!”
祖大壽反覆打量那火車頭,搖頭說道:“我還沒聽說過可以自己跑動起來的鐵皮車。”
蘇老三幾人運完了煤,開始把蒸汽機車的鍋爐燒了起來。滾滾的白色水蒸氣開始不斷從蒸汽機車的煙囪中噴出來,在十二月的寒冷天氣裡顯得格外的濃厚。過了一會,火車頭上空幾乎形成了一片蒸汽雲。
李植見差不多了,一揮手:“開車!”
蘇老三大聲喊喏,拉下了蒸汽機車的主動軸。蒸汽機車抖了一下,突然間有了力氣,動輪開始慢慢旋轉起來。
動輪在鋼軌上緩緩轉動,最終帶動了機車和車廂前進。在眾人的驚歎聲中,整輛火車一點點加速,在鋼軌上跑了起來。
沒有馬的車子自己跑起來了,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官員們十分吃驚。他們跟著緩緩移動的火車一起往前跑,在鐵路旁邊的土路上追著這個吐著濃煙的怪獸。
李植也頗有興致,撒開腿跑在所有人的最前面,要看這個火車頭到底能開多快。
但兩條腿哪裡跑得過火車?火車頭越跑越快,最終把追在後面的圍觀官員們全部甩開了。火車頭噴著黑煙一騎絕塵,跑出了健馬才能擁有的速度,一路朝鐵路的終點開去。
眾人追不上火車,停在了鐵路邊上,望著越開越遠的火車頭搖頭嘆息。
李興跑得出了些細汗,擦了擦汗說道:“大哥,這火車頭也太厲害了,這速度起碼是裝貨馬車的七、八倍啊。這麼算下來一個火車頭就能當一百五十輛雙輪馬車。”
祖大壽說道:“而且這火車不吃糧食,不吃豆子,只需要一點煤炭就能跑動。一輛雙輪馬車加上車伕,一個月要三、四兩銀子。這火車只需要幾個車伕就能驅動,這樣算下來運輸的成本恐怕連原先的十分之一都不要。”
眾人都是欣喜地看著李植,都道這蒸汽機車厲害,不知道要為遼東的莊園主們省下多少運費。
如今遼東的鐵路網建設如火如荼,起碼有十萬逃到山東南部的河南難民被李植徵召,發往遼東修鐵路。按照天津日報的說法,等今年秋天春小麥成熟的時候,第一條貫通錦州和瀋陽的鐵路就能通車。
到時候,像潮水一樣的遼東麥子就會透過鐵路湧入天津,再從天津發往大明缺糧的各個災區。
當然,以後世的標準,這個蒸汽機車實在很原始。載重量很低,只能拖動十五噸的貨物,只能說是火車的雛形。但對於李植來說,不能對第一型火車要求太高,這個雛形機車已經有了實用價值。
李植看著越跑越遠的火車頭,點頭說道:“這火車頭不錯,已經像個模樣了。”
“賞蘇老三團隊二千兩銀子,讓蒸氣機作坊全力生產這種火車頭,要在七月份第一條鐵路通車前生產五十臺以上。”
####
十二月二十五,震天響的鞭炮聲中,李植和二叔李道率領喜氣洋洋的各大工廠總管、總監們,一起走進了新落成的“理工學院”中。
這個理工學院位於范家莊新城的東南角,有兩層教學樓一座,教室二十間。五層高宿舍五幢,學生宿舍二百五十間。這個理工學院可以容納學生一千人,將成為李植領下工程師的搖籃。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李植領下的工業水平已經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