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紺珠》中載有“永樂、宣德二窯內府燒造,以鬃眼甜白為常”之句,此後“甜白”稱謂沿用至今。
而僧帽壺造型源於藏傳佛教使用的金屬器皿,瓷質製品始見於元代的青白釉瓷。明之永樂、宣德時期,漢藏文化交流頻繁,朝廷曾命景德鎮御器廠燒造各類色釉的僧帽壺賞賜藏地高僧,其中以白釉和紅釉製品最為名貴,備受推崇。
兩相結合,確實就像楚琛說的那樣,一般對這些有所瞭解的人,都會首先想到永樂年間。
劉思哲摸了摸鼻子,呵呵一笑,算是預設了。
旁邊的喬茜看了看眼前的僧帽壺,則有些好奇的問道:“這東西為什麼叫做僧帽壺啊?”
“很簡單,你看這把壺,口部的樣子看起來像不像是喇嘛的帽子?”楚琛笑著解釋了一句。
喬茜一看還真是的,僧帽壺的口部看起來確實非常的形似僧人之帽,而此壺的名稱也正是因此而得名。
“琛哥,麻煩你幫我再看一看,怎麼樣?”劉思哲嘿嘿一笑道。
“怎麼,你好像沒底?”楚琛笑著問道。
“也不是說沒底吧,只是覺得有些不自信!”劉思哲訕訕一笑道。
“好吧,我幫你看看!”
楚琛呵呵一笑,看劉思哲這個模樣,應該是還沒從大前天的陰影中走出來,所以以八千塊錢買了只大幾十萬的東西,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忐忑。
眼前這隻僧帽壺為典型式樣,闊頸,鼓腹,瘦底,圈足。一側有流,前伸似鴨嘴狀。另一側有寬頻形曲柄,壺柄上下兩端均作如意雲頭形,以臺階狀曲線構成寬邊僧帽式口沿,壺口後部有小圓系,可與壺蓋結繩相連。
此壺整體造型輕盈秀美,通體及足內均施瑩潤的甜白釉,釉色白如凝脂,素猶積雪,腹部暗刻纏枝花卉一週,紋飾流暢舒展,工藝精緻細膩,佈局清疏自然。圈足光滑細膩,可鑑胎骨之精,裡外皆麗質非凡。
另外,頸部一週暗刻雙圈“永樂年制”四字款。一般永樂年間的僧帽壺是不帶款的,而這把僧帽壺卻帶款,因此顯得更加的珍貴。
此壺器形十分規整,胎質細膩,胎色潔白,胎體極薄,能映見手指螺紋,紋飾極精細,圓潤流暢,但肉眼難以看出,需借光透視才可以看見。
而楚琛看過紋飾之後,又把僧帽壺對光斜視,用放大鏡可以看到釉面滿布極細的小孔,俗稱“棕眼”,並呈現出似乎難以覺察的橘皮紋,由於孔眼細小緊密,它們與釉內的微小氣泡使光線散射,從而產生一種特別的柔和感。
這種非常獨特的現象,正是區別甜白釉和其它窯廠白瓷的一個典型特徵,當然,如果是贗品,這種特徵也肯定是很難表現的出來的。
接著,楚琛又把此壺其它的細節檢視了一番,從種種特徵來看,確實是一件真品無疑。
而且這把僧帽壺外表膩白瑩潔、刻工精雅流暢,視覺效果恬美悅目,就以此來說,此壺已經是一件不凡之作了。而且這把壺還帶款,因此,此壺可謂是一件珍罕之作,頗為難得。(未完待續……)
PS:今天熱的身體有些不舒服,還有一章估計明天才能補上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找到(續二)
見楚琛把壺放到了原位,劉思哲就有些忐忑的問道:“琛哥,這把僧帽壺是不是件真品?”
看到劉思哲緊張的模樣,楚琛就不再逗他了,點了點頭道:“確實是件真品!”
“真的?”劉思哲一臉驚喜的問道。
“這我有什麼好騙你的!”楚琛失笑道:“不過嘛,這把壺還是稍稍有個缺點的!”
聽楚琛這麼說,劉思哲心裡一緊,連忙問道:“什麼缺點?”
楚琛笑吟吟的說道:“少了一個原裝的壺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