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一章光點符號就有多種不同的斷句,都有一定的道理。古代沒有標點符號,點開之後都能講出個子午卯酉來。比如有人斷成“道,可道,非常道”;有人斷成“道可道,非常道”;還有人斷成“道可,道非,常道。”不管怎麼樣,咱們要從精神上理解這段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很顯然是講語言、文字、思維等的表達與老子所認識的道的狀態和屬性的無法對應性。道是老子描述世界本源狀態和屬性的哲學範疇,道是萬事萬物的本源,是對最根本存在狀態和屬性的表達。這和《維摩詰經》中講的“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的旨意是相通的。“可道”是用語言文字等對道的表達。老子要闡述他認識的世界本源狀態和屬性,就碰到一個語言文字無法圓滿表達的困難。這是所有大智慧者達到這一認識層次所共同遇到的問題。
按照講解的方便,我們應當先講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把這一章放到前面,我們就知道什麼是道,到這一段才點出“道”這個名字的來源。老子認識到“有物混成”,那麼這個“物”是什麼樣的物呢?不是普通的物,不是物質的物,也不是能量的“物”。“有物混成”的“混”是表示狀態屬性的合一,主客體的合一,也是古人講的“天人合一”的最本源狀態。這個“物”,是萬事萬物的本源之物,萬事萬物歸到“本源之物”的時候所處的一種狀態。咱們打個比方,一棵樹有樹葉、樹枝、樹杆、樹根,我們歸根溯源,把它都歸到生長這棵樹的樹籽中去。如那棵松樹的松籽,就是這棵“松樹世界”的本源狀態。那個松籽就比作是有物混成的“物”,實際上它就包含著一棵大樹。懂得這個道理,我們講這個就方便了。這個“物”就是世界的本源狀態,佛學上就叫“一真法界”或“真如實相”。一切事物的狀態和屬性“合一”的本源,老子把這種存在就叫“有物混成”,這是一種語言的表達。這個本源的混成之“物”“先天地生”,比天地還要早,這是從次序來講的。“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寂和寥表示無聲無息,無形無狀,無始無終,無邊無際。這些表述不正是佛學描述“真如實相”的語言嘛!寂兮寥兮具有中國式的半否定語言之含意;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就是否定式的描述。對人們都不瞭解的實相本體,就無法用我們的語言、文字來做肯定性的描述,只能用否定和半否定的描述來表達,老子和釋迦牟尼佛都經常用這種表達方式。
老子體察到存在著先天地生的這麼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獨立而不改,說明不是由它物轉化來的,是本來如是的自在之“物”。用佛學的語言講,“道”就是非因緣、非自然的真如實相。“周行而不殆”是描述道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無始無終的屬性,說明道的執行從不窮盡,永不耗竭。“可以為天下母”,“天下”總括著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天下的一切都是由她那裡演化來的,所以道為天下之母。這是老子從演化來講的。大家回想一下,佛學講的般若實相、“如來藏”,由如來藏的本體,產生無明開始,就進入了演化。一念無明,如來藏就演變成第八識(阿賴耶識),由第八識演化成第七識(末那識),然後演化出第六識(意識)和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種演化的描述,是從我們人體的“軟、硬體”的演化順序來表達的,姑且認為是主體的演化過程,屬於“內”演化的程式;客體上是外在的演化程式。內外的演化在本源上是一致的,在主客上是合一的。但在演化的過程中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