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架上陳列著從日用的剪刀針頭到頭盔刀劍等一系列鐵器,後面傳來丁丁當當的打鐵聲。
唯獨沒有農具。
羅怡跟店主說了自己要打造新型的犁。
店主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答道:“尊敬的浮~人,打犁~頭,不是不可以,但是,貴,不合算,容易壞,修,費錢。”
“?”羅怡不明白,鐵犁,難道比木頭犁壞得更快?
“鐵比木頭硬,但是碰來碰去的,會損傷。”店主說,“刀,劍,盔甲,可敬的基~士老爺們都知道,都常常磨,塗油,保養,而且不是每天用,尊敬浮~人,您也知道,剪刀,菜刀,針,也要磨,農奴們,懶,不磨,不保養,亂用,巴登巴登鋪子的貨都是好的,但是,農奴們不知道,不知道,他們笨,用不了,不合適。木頭,便宜,農奴們用,合適。”
說到底,還是成本問題羅。
羅怡堅持要做一個鐵犁。
不,她要做一批鐵犁。
“做得好的話我要多做幾個。”羅怡說,這是談價的技巧——現代的技巧,而且,一具鐵犁也確實不夠六個村子用的。
“不行啊。”店主露出了為難的神色,“沒那麼多鐵,也沒那麼多時間。”
“為什麼會沒時間?做一個模子,多鑄造幾次不就行了?”羅怡問。
“模子?鑄造?”店主愣了愣,然後露出一臉古怪的表情:“尊敬的浮~人,您……您可能搞錯了,銅,銅才是鑄造的,鐵,鐵是捶打的。”他儘量設法把話說得既能讓男爵夫人聽懂,又足夠委婉到不至於使她翻臉。
“啊?什麼?鐵不能鑄?”這下羅怡也驚呆了。
“不行啊,尊敬的浮~人,從來也沒有鐵是鑄造的。”店主以內行權威的姿態很有把握地說:“從來,從來,在我的祖國,我的家鄉,也沒有聽說過鑄鐵的,只有鑄銅。”
“……”羅怡無語。
她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世界就沒有鑄鐵的技術。
在公元前就把生鐵(鑄鐵)、熟鐵和鋼,這三樣鋼鐵科技樹點齊了的中國人,實在很難想像,歐洲人會煉製生鐵(鑄鐵)要到十六世紀。
文藝復興是在十四世紀開始的。
文藝復興開始兩百年後,他們才學會高爐鍊鐵,用把熾熱鐵水傾倒在範(模型)中的辦法一次性鑄造大批鐵器。
整個中世紀,沒有歐洲人見過明亮美麗的鐵水。
歐洲人鍊鐵的方式,是把鐵礦石和木炭放在鍊鐵爐裡一起燒,燒出一個混合著熟鐵與礦渣的金屬團,這種金屬團會被做成長棒形狀——有些中世紀背景的魔幻遊戲比如dnd裡還會設定,地底矮人們向人類出售“鐵棒”,就是這種東西了——這些“鐵棒”到了鐵匠手裡,鐵匠再耐心地用捶打的方式,去除礦渣,然後慢慢錘成各種鐵器和鋼。
這種去除礦渣的辦法完全看鐵匠的手藝,有些十五世紀的鋼鐵盔甲裡還夾雜著沒去除乾淨的礦渣。
雖然都在鐵器時代,但是,歐洲的“鐵”和中國的“鐵”,其實,不一定是同一種東西。
35 為了信仰
生鐵,熟鐵和鋼都是鐵碳合金,區別在於含量多少,含碳量>1。7%的就是生鐵,含碳量<0。2%的就是熟鐵,在這兩者之間的就是鋼。
生鐵硬而脆,熟鐵軟而韌,鋼則有兩者的優點。
在歐洲,鐵礦多而豐富,不乏含鐵量在90%以上的鐵礦,哪怕在露天挖個坑放點木頭和礦石一起燒都能煉出熟鐵團來,因此,很早地就進入了鐵器時代,但是,也因此,一直沒有搞出生鐵。沒有搞出鑄鐵技術的結果,就是他們進入鐵器時代雖然早,鐵器卻不
多,給少數騎士們打打盔甲武器還勉強夠用,武裝更多的軍隊,呵呵。給